特朗普一句"統一",賴清德慌忙拋出"公司并購論"欲與大陸談條件,背后是"臺獨"路線的崩塌還是交易籌碼的明碼標價?當美國戰略收縮撞上"臺獨"投機客,臺灣這張牌究竟會被怎樣打出去?
環球網報道,在白宮記者會上,正談論中美貿易談判的特朗普突然話鋒一轉,稱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
就這五個字,沒把賴清德嚇死,臺當局連夜表示"中美磋商未涉臺",臺外事部門則反復強調"美方承諾不變",以此安撫島內情緒。
但賴清德當局這種應激性表態徹底暴露了“臺獨”的焦慮:當美國戰略工具箱里的"臺灣牌"出現松動跡象時,"倚美謀獨"的“臺獨們”就徹底無計可施了。
雖然特朗普經常“亂說”一些東西,但這五個字的背后,是他已經籌謀已久的“賣臺計劃”
在特朗普1.0事情,他就將“兩岸統一”明碼標價,公然以"除非中國在貿易上讓步"作為維系美臺關系的條件。
如今他再度釋放"統一"信號,當然不會是口誤,而是在向中方遞出的交易的信號。
這與拜登時期"武裝臺灣"的路線完全不同,美國國內的建制派更傾向將臺灣打造成"東亞烏克蘭",通過代理人戰爭消耗中國,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顯然更青睞將地緣資產變現。
他多次提及過,臺灣地區距離美國太遠了,暗示美軍不會在臺海沖突時援臺。
結合美國海軍學會近期披露的美軍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建造全球最大戰備倉庫計劃,恰恰印證了特朗普可能在做兩手準備,既能支援臺軍"戰至最后一人",也為必要時撤出核心資產留足后路。
就在特朗普言論發酵后,賴清德似乎有意與大陸談判。
這位剛把大陸定性為"境外敵對勢力"的頑固"臺獨"分子,突然改用商業話術,將兩岸關系比作"大公司并購小公司",聲稱若大陸要"并購"臺灣,應該讓臺灣提條件。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直接反問:"賴清德這是準備賣臺嗎?"
但在筆者看來,賴清德的這番言論與其說是要和大陸做交易,不如說是為馬上到來的520就職一周年演講做預熱。
據臺媒報道,賴清德在同一節目又拋出"四不一相信":否認兩岸問題屬中國內政、拒絕"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排斥在野黨協商,最后卻幻想"特朗普對臺政策不變"。
再結合島內民調,賴清德的支持率已跌破40%,民眾對經濟低迷、兩岸僵局的不滿持續發酵。所以賴清德此時拋出驚人之語,只是為了轉移矛盾焦點。
仔細拆解他的言論就會發現漏洞百出:他既將大陸稱為"境外敵對勢力",又自比待價而沽的"公司",既宣稱"兩岸互不隸屬",又幻想大陸接受其開價條件。
賴清德如此行徑,真是愚蠢又可笑。
他幻想在5月20日之前在國際社會上炒作“法理臺獨”,以此獲得更多所謂的“國際支持”,但日韓的表態讓賴清德的企圖徹底破滅。
韓國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直言"臺灣問題與韓國無關",日本長崎市更以聯合國代表權為標準將臺灣排除在國際活動之外。
事實上,當解放軍軍機常態化繞島巡航、大陸GDP超臺灣22倍時,賴清德所謂的"并購談判"根本是偽命題,臺灣本就中國的一部分,賴清德有何資格和大陸談判?
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日在臺島周邊的實戰化演練,以及大陸半導體產業對臺積電技術替代的加速,都在持續壓縮"以武拒統"的操作空間。
值得玩味的是,盡管賴清德聲稱要"提條件",但大陸掌握著30%的臺灣農產品出口市場,所謂的"并購談判"更像是乞討者向施粥者開價。
國臺辦僅以"跳梁小丑"定性賴清德言論,解放軍東部戰區同期組織的"聯合利劍"演習則用行動宣示:無論美臺如何勾連,大陸對臺海局勢的掌控力都在與日俱增。
回頭來看,美國在"武裝臺灣"與"棄臺套現"間搖擺,民進黨當局在"抗中保臺"與"談判求生"中精神分裂,而大陸則穩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等實質性統一步驟。
賴清德們越是將"賣臺"包裝成"交易",越是暴露"臺獨"路線已走入死胡同。
在而今的臺海局勢上,大陸正用實力改寫規則:不是要不要統一,而是以何種方式、在何時完成統一。留給"臺獨"分子的選擇,只剩下無條件接受或被動接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