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經濟繁榮,商賈云集。十三行行商階層逐漸崛起,他們既活躍在商業舞臺上,又徜徉于文化藝術領域。從奢華的宅邸到精致的日常用品,從書畫雅集到花船飲宴,行商們熱衷于和文人士大夫交往,借此拓展人生場域,提升文化地位。他們在園林、戲曲、飲食、娛樂乃至書畫鑒藏、書籍刻印等方面都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他們對雅文化的追隨、仿效,對逸樂生活的多樣化演繹,凸顯出中西交融背景下南方口岸城市獨特的士商關系和雅逸文化特質。
近期,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廣州事情》一書,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史料,勾勒出舊時廣州的生活圖景。透過本書,我們可以回溯一口通商時期 十三行 行商的日常生活場景和文化交游活動,了解他們在商業與文化之間的平衡之道,品味廣州城市雅逸美學的豐富內涵。
《廣州事情》
王美怡 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2025-5
5月27日,《廣州事情》的作者,廣州城市史研究學者、作家王美怡,和廣州博物館副館長、文物博物研究館員朱曉秋將蒞臨楠楓書院,為聽眾講述十三行行商在和文人士大夫交游時如何評書、品畫、瀹茗、焚香、彈琴、選石,如何沿珠江水域修筑園林、構建美學生活空間,由此探尋清代廣州的城市雅逸美學。
廣東人民出版社營銷高級經理、廣州市全民閱讀推廣聯盟成員、文化自媒體“小卷i讀”主理人董芳將擔任活動主持。
嶺南文化新講第三十一講
雅逸美學與清代廣州士商生活史
南方傳媒
《隨筆》雜志、廣東人民出版社、楠楓書院
時間
2025年5月27日15:00-17:00
地點
楠楓書院(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11號)
活動報名方式
↓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參加 ↓
主講嘉賓
王美怡,作家,學者,現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廣州城市史研究、嶺南文化研究和歷史文學創作。著有被譽為“最美廣州讀本”的《廣州沉香筆記》,主編《近代廣州研究》《廣州歷史研究》《海外文獻中的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斷代史研究》等叢書。
朱曉秋,廣州博物館副館長,文物博物研究館員,第六屆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博物館協會副秘書長兼文創與數字化專委會主任。主要從事博物館近代史的展陳與宣傳推廣工作,主持或者參與策劃的展覽超過100個,在《文博學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
主持嘉賓
董芳,廣東人民出版社營銷高級經理,廣州市全民閱讀推廣聯盟成員,文化自媒體“小卷i讀”主理人。
編輯丨譚鑫
審核丨馬斯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