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一敗涂地,特朗普一拍腦袋,欲轉向“芯片戰”,但這一次,歐洲各國選擇“不跟了”。
荷蘭外長訪華與中方會談
這周,中方迎來了一位貴客,荷蘭外長卡斯帕·費爾德坎普訪問北京,不但做出了要與中方一道在發展綠色能源、維護多邊體系等議題上開展更深層合作的承諾,還帶來了荷蘭“一把手”希望在今年年內訪華的好消息。
荷蘭外長的這一趟北京之行,意義重大。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就在他訪問之前,特朗普剛剛拉開了他任內新一輪對華“芯片圍堵”的序幕。
上周,美國商務部剛剛擂響戰鼓,緊急聲明要收緊針對中企高端半導體設備的出口限制。還警告稱,全世界任何實體,只要使用中企的高端AI芯片,美國政府都能“重拳出擊”。
很明顯,特朗普這是眼看“關稅戰”打不贏,所以決定換條賽道,順著拜登當年搞“小院高墻”的那一套,搞“部分脫鉤”,要把遏制中國的重點放在高端技術領域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
當然,說他完全“照搬”拜登任內的作業,也不準確。如今的白宮,明顯是打算加碼圍堵中國高科技企業出海的管道,妄想遲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升級之路。
特朗普的這種“戰法轉換”,某種意義上講,其實算是一種積極信號——說白了,就是美國在分析現狀之后承認,只靠技術封鎖,已經鎖不住中國了。
所以,美國商務部才打算雙管齊下,在限制技術出口的同時揮動制裁大棒,滿世界威脅其他國家別買中國出品的高端半導體制成品。
而在美國加緊圍堵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時候,荷蘭的這次訪問,背后的深意,就很耐人尋味了。
芯片技術
說白了,荷蘭這次的表態,代表歐洲這些國家已經厭倦了美國的反復無常,決定要跟中國搞好關系了。
荷蘭外長費爾德坎普在訪華期間還表示,中國已經向荷蘭提出,希望放寬半導體行業相關的出口限制,而荷蘭方面也同意圍繞半導體合作與中方保持溝通,并將在下個月派出外貿大臣訪華的時候,跟中方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要知道,荷蘭在過去可是配合美國政府,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制造設備的“主力軍”,也正是由于美國的施壓,坐落于荷蘭的高端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從未向中國直接出售過該公司最先進的光刻機。
現如今,荷蘭外長主動訪華洽談半導體合作,是否意味著阿斯麥對華出口先進的光刻機可能有戲了?當然,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經歷了西方多年圍堵,我們都深知——唯有自力更生,將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硬道理!
阿斯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荷蘭對美國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轉變,乃至整個歐洲也在中美之間作出了新的選擇,背后到底有何原因?
第一,就是美國不可能一邊在安全和關稅問題上給歐洲甩臉色,一邊又要求歐洲國家在科技封鎖問題上全面配合美國。哪怕只是為了“討價還價”,如今的歐洲,也得先給美國點顏色看看。
第二,就是如今全球經濟形勢非常不穩定,歐洲更是每況愈下,在衰退的邊緣徘徊。過去,歐美還在“蜜月期”的時候,美國尚能舉著所謂“政治正確”的大旗,忽悠歐洲犧牲本國利益、跟著美國一起對華圍堵。
但如今,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已經先一步扯下了“政治正確”的遮羞布,那歐洲自然也就沒必要勒緊褲腰帶,追隨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了。
隨著白宮持續加碼技術遏制,荷蘭的反抗,標志著全球各國圍繞科技主導權的博弈,正從中美之間的雙雄競爭模式、轉向更多玩家參與的多元競合模式。
中美關系
特朗普上臺不到半年,美國作為“全球霸主”積攢下來的家底,已經被他揮霍得所剩無幾了。到現在,他卻又想重拾西方陣營“領導者”的位置,讓歐洲配合美國圍攻中國,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