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G7集團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在加拿大結束。但不知為何,往年G7財長會之后,外界都會研究全球經濟新一輪的走勢問題,但今年會后的聲音基本沒有。有的也是一些媒體小范圍的報道,根本就不是關注的焦點。
導致這個原因的,依舊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下,這場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本來是G7國家尋求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一個平臺,所以會前,外界就預估關稅問題將成今年G7財長會關注的焦點。
但從會后發布的聯合聲明來看,這一輪G7峰會并沒有達到目的。聯合聲明在淡化各國對貿易戰的立場,就連聯合聲明中也只是提到了一次“貿易”,并沒有提及任何關稅問題,這說明這份聯合聲明其實是美國與各成員國相互妥協下的產物。
不過有歐洲官員表示,許多成員國都想要在財長會期間,和美國進行關稅談判,但美國就是不接招。在聯合聲明中,歐洲國家也希望引入更加強硬的聲明,以突出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但遭到美國拒絕。
在這場財長會上,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表現十分低調,幾乎沒有在參會期間發表任何公開言論,也沒有對貿易問題和關稅問題做出任何回應。只是在會議結束后,貝森特才勉強擠出一句“度過非常有成效的一天”。
這一系列的異常舉動,證明美國試圖壓低關稅問題和貿易問題在G7財長會上的聲量。
其實這種做法也能夠理解,G7是美國盟友體系中的核心之一。中美在日內瓦達成共識之后,歐洲主要國家都主張對美國采取強硬的反制措施,以迫使特朗普政府作出讓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關稅和貿易問題成為G7討論的焦點問題,不僅難以達成聯合聲明,甚至有可能出現美國和G7盟友爆發激烈沖突的情況。這不僅會導致美國盟友體系受損,甚至有可能導致美國主導的盟友體系分崩離析。
因此貝森特不可能讓關稅和貿易問題成為財長會討論的焦點,那么保持低調,努力降低關稅和貿易問題的關注度,是唯一選擇。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放著關稅問題不和歐洲盟友進行談判,反而想要“禍水東引”,將矛頭指向中國。
根據美方官員披露,美財長貝森特在會議期間,私底下曾試圖推出一項針對中國的政策,要求G7成員國配合美國對華搞聯合關稅,共同對中國施壓,但美國的提議并沒有得到其他成員國的認可,也就是說被拒了。
這說明美國的盟友們在一些核心政策上,已經不再愿意追隨美國,尤其是在美國發出關稅威脅的情況下。
馬克龍
實際上,在歐美關稅沖突中,中國一直被歐洲視為“頂梁柱”的存在,只要中國和美國打得有來有回,歐洲就能以此作為籌碼,和美國重新進行關稅談判。在中美關稅和貿易問題沒有徹底塵埃落定之前,歐洲都不可能倒向美國,因為這無異于自毀城墻。
另外在G7財長會后,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通電話直接打到了北京,也證實了歐洲并不愿意跟著美國亦步亦趨。馬克龍在電話中稱,愿意繼續加強與中方在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繼續發展雙邊關系,在重大問題上加強協調。
中歐關系
中方的回應則顯得很特殊,表示中方始終將歐洲視為世界多極化中的一極,支持歐盟加強戰略自主,并在國際社會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中方的表態就差明說,中國支持歐洲對美國關稅政策采取更加強硬的反制措施,在這個問題上,中方愿意保持和歐洲和法國的溝通。這也就意味著,中歐在應對美國關稅問題上,其實已經間接達成一致。現在美國要面臨的,不只是中國的壓力,還有來自歐洲的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