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5月21日消息,中國明確表態,誰敢配合美國封殺華為昇騰芯片,便屬違法。這一舉措標志著中美科技戰進入新階段,中方不再僅停留于口頭交鋒,而是采取實際行動,利用法律、市場與資源手段,有力反擊美方的科技封鎖。
拜登(資料圖)
5月20日清晨,美國商務部緊急發布公告,取消拜登政府之前簽署的相關出口限制措施,要求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廠商暫停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這一行動嚴重沖擊華為昇騰910B芯片,原計劃在沙特數據中心部署的5萬臺服務器訂單被迫叫停。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披露,中國每年進口超72%的AI芯片含有美國技術,涉及英偉達、AMD等企業訂單總額超380億美元。美國此般行徑,旨在全面遏制中國科技發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芯片這一關鍵領域,試圖阻斷中國技術進步的步伐。
面對美國變本加厲的科技封鎖,中方果斷亮劍。直接以《反外國制裁法》為依據,明確告知全球,配合封鎖昇騰芯片即屬違法。該法律于2021年制定,此次是首次針對“AI技術鏈”動真格,且明確指向華為昇騰。這表明中國維護自身科技發展權益的堅定決心,絕不容許美方肆意破壞中國科技產業生態。
貿易(資料圖)
這一舉措影響深遠,就連英偉達也感受到巨大壓力。路透社5月16日報道顯示,英偉達秘密籌備在上海設立新研發中心,表面是“本地化服務”,實則是為保住中國這個全球最大AI市場之一。因美國出口管制收緊,英偉達H100芯片基本被卡住,只能推出“特供版”H20芯片,但即便如此,其CEO黃仁勛也表示,若美國持續嚴格出口限制,客戶將徹底轉向本地替代產品,而這里的“本地替代產品”,顯然包括華為昇騰。中國此舉讓英偉達等企業面臨艱難抉擇:一邊是美方命令,一邊是中國龐大市場與資源,企業必須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中國的反制行動不止于芯片市場規則層面。在戰略資源領域,中方早有態度,若參與美方對中國芯片企業圍堵,便別指望從中國獲取戰略級資源。稀土、鍺、鎵等作為芯片產業鏈上游命脈,中國對這些資源出口管控,將對全球芯片產業鏈產生重大影響。此前中國已對鎵、鍺等關鍵材料出口管控,致使相關材料對美出口銳減92%,讓美國相關產業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供應渠道,嚴重影響其產業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回顧中美科技戰歷程,2020年5月特朗普政府將華為及114家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公司對其銷售技術產品,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份額從20.4%驟降至3.8%,消費者業務收入銳減2200億人民幣。隨后拜登政府出臺更嚴厲限制措施,2024年12月3日,美國商務部將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等列入“最高風險名單”,限制其獲取14納米以下設備,日本、荷蘭相關設備供應商暫停對華維護與服務,中芯國際上海工廠關鍵研發工作中斷半年。
在美方長期壓迫下,中國沒有退縮,而是積極采取多元策略應對。與沙特電信合作簽署“技術置換石油”協議,長江存儲將部分生產線遷至馬來西亞并建立物流通道規避限制,中資企業布局灰色渠道轉運芯片等。同時,中國高端半導體自主研發持續推進,2025年5月國內自主制造的28納米光刻機點亮試驗線,為自主芯片工業帶來希望。
此次中方針對美國芯片封鎖的強硬反制,不僅是對美國科技霸凌的有力回擊,更是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重新定規則。不再允許美方肆意破壞規則,也不再允許相關企業在中美之間“兩邊通吃”。這一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科技發展的決心不可動搖,在維護國家科技利益上,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未來,隨著中美科技戰持續,中方將繼續堅定捍衛自身權益,而全球科技產業格局也將在這場博弈中持續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