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朝鮮海軍也是露臉了,之前盛傳的朝鮮首艘“盾艦”崔賢級竟然在5月就下水了,從曝光到下水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作為朝鮮首艘驅逐艦,一個月就下水了2艘,也是讓很驚訝。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崔賢級的第二艘下水時因為滑輪原因導致擱淺,目前已經被覆蓋上藍色膠帶,可能出現龍骨斷裂的嚴重事故。而且這次事故發生時,金正恩正在下水儀式現場觀摩,目前他已下令6月前要修復完工,那么這事真能辦到嗎?或許我們從朝鮮海軍基地的實力可以一窺究竟。
整個朝鮮海域被分為東西兩個海岸,其東海岸臨接日本海,西海岸臨接黃海。因此海軍也被劃分為東海艦隊和西海艦隊兩大體系,分別部署12個主要海軍基地,總兵力3.3萬人,其中東海艦隊有470艘各類艦艇,西海艦隊330艘艦艇,另有超過80艘潛艇。
這次下水的崔賢級之所以一次建造2艘,很可能就是要在東海艦隊和西海艦隊分別部署。崔賢級攜帶的垂發火星11丙最大射程300-500公里,如果陸地部署無法覆蓋日本,但如果在東海岸部署至艦艇上,其射程范圍可以覆蓋日本東京地區。
西海艦隊最大的兩個基地為南浦和沙串海軍基地,還有多獅島、礁島、琵琶串小型基地拱衛。南浦基地部署有3艘南浦級1500噸護衛艦,配備俄制SS-N-25“彈簧刀”反艦導彈,射程130公里,速度0.9馬赫不算快,但具備俄式經典的20米高度巡航,末端打擊隱蔽性不錯。值得一提的是,南浦特別市不僅擁有海軍基地,還有朝鮮西海岸最大的造船廠,這次的崔賢級就是在南浦船廠制造的。
沙串基地則部署有2艘800噸級“沙里院”級輕型護衛艦,為仿制蘇聯的Tral級火炮護衛艦未裝備導彈。另常備10-20艘小型巡邏艇,以及大約80艘微型潛艇能夠執行特種作戰。同時岸基還部署有“金星-3”150公里反艦導彈,用于防御黃海海域。
東海艦隊面向日本方向,其中羅津基地靠近中俄邊境,為最大的水面艦艇基地。配置有2艘羅津級1500噸護衛艦,裝備有SS-N-2A,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冥河”反艦導彈,不過現在這種射程80公里的導彈也沒什么用了。
馬養島基地為朝鮮最大的潛艇基地,裝備有22艘033型常規潛艇,噸位1830噸配裝備533毫米重型魚雷,是朝鮮主力的作戰潛艇。另外還有很少露面的金君玉英雄級潛艇,2023年剛移交東海艦隊,為朝鮮第一艘核攻擊潛艇,噸位3500噸搭載有10枚“北極星-3”潛射導彈,射程最大6500公里,可以覆蓋韓日全境。元山基地為后勤保障基地,駐扎有海軍特種部隊1.2萬人,配備100多艘袖珍潛艇,戰時用于滲透破壞和封鎖韓國軍用港口。
通過朝鮮海軍基地分布和艦艇配置情況來看,2020年之前的朝鮮只有老式火炮艦艇,少量射程很近的導彈護衛艦,潛艇也基本缺乏保養無法使用,其余大部分是幾十噸到上百噸不等的小炮艇。而在2020年后朝鮮陸續下水了攻擊性核潛艇,5000噸崔賢級盾艦,展現出金正恩強化朝鮮海上實力,拓展遠程打擊和海上防御空間的思路。不過其裝備發展具備濃厚的俄式風格,而且缺乏強大的國防工業和制造能力,出現崔賢級這種下水故障也就不意外了。至少這艘艦艇最終能否修復,還要看艦體和龍骨的損壞情況,否則就只能拆裝設備回爐重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