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最初學校的領導們,是用怎樣的理由要求學生必須在校內訂餐嗎?當然不可能直接說食堂承包商是自己的小姨子,更不可能說自己在里面有分成。
相反,理由那叫一個大義凜然:外面的攤販沒良心,做出來的飯菜不干凈,怕吃壞了學生。
然而就在剛剛,一條打臉熱搜驚爆網友的三觀:浙江余姚一學校食堂的絞肉機里,被發現滿滿的全是活蛆。
想必有些讀者看到這里已經感到反胃作嘔,那么換位思考一下,這所學校里的學生當如何,這些學生的家長們又當如何。
雖然看慣了這些學校隔三差五上一次熱搜,但是看到這種滿滿活蛆的描述,卻依舊會感到震驚。
學校外面的攤販們沒良心,不知道比不比這樣的食堂良心多一點;學校外面的攤販不干凈,恐怕學校里面的,同樣不遑多讓,甚至更勝一籌吧。
的確,很多年前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確實也覺得學校里的飯菜比附近商鋪里的要干凈一些,而且那時候學校里的飯菜比起外面的相對也更便宜。最重要的一點,當時的學校、食堂,沒有任何一方會強制你在他們那里吃飯。
這很正常,因為不需要強制。難道學生會放著好吃的不吃,去選擇不好吃的食物;難道學生會放著干凈的、便宜的不要,反而去買更貴的……他們是學生,又不是傻子。只有那些真正的“垃圾”,才會因為賣不出去,從而使用卑劣的手段。
于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也非常簡單:優勝劣汰。而不是通過強迫的方式,幫助劣幣去驅逐良幣,從而讓學生只有那些劣質的食物可以選擇。
這就好比一場田徑比賽,為了讓自己兒子得第一,干脆把別的選手全綁住,說是怕他們跑傷了腳。
倘若食堂賣不出去食物,自然就會通過提高品質、降低價格來獲得客源。相反,校長因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強制讓所有學生都在食堂里用餐,客源都不用愁了,還要什么品質。自然是怎樣更賺錢,就怎樣來。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已經發現問題了:一切事實,都在自相矛盾。表面上是怕你走夜路摔跤,實際上是想把你關進自家小賣部里好宰你一頓。
校長領導們強制學生們必須在學校食堂訂餐,理由是校外的食物不干凈。
可同時,他們強制學生在食堂訂餐的這個行為本身,卻又會導致學校食堂的食物變得劣質。
這一來一回,豈不反而是強制學生們去吃劣質的食物了?前一個理由被否定,那么學校領導們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講到這里,就不得不重提一下昨天的新聞:鄉鎮初中因小官巨貪的校長,導致學生吃不飽,經常夜里被餓醒。可憐的學生們實在沒有辦法,被迫發出求助信,落款是令人感到悲哀的8個字:一群沒吃飽的學生。
為什么吃不飽,這不用多說,校長、副校長以及食堂承包商3個角色在里面大顯身手,吃得滿嘴流油,學生就自然吃不飽了。而里面最關鍵的一個消息,是這次報道中很少見的透露了分贓比例,8.5:0.75:0.75,代表著校長掌握著絕對的主導權,拿著另外兩個人11倍的分成。
當然,這也解釋了上面所提的問題:強制學生在校內用餐,并無法讓學生吃到更健康的食物,那為什么要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呢?為什么不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讓競爭促使食品變得更安全可靠呢?
因為那利潤,真的是高得驚人啊!
歸根結底,什么“怕學生吃壞肚子”,什么“保障安全飲食”,都是遮羞布,掩蓋的,是盤中暗涌的利益之網。
強制,并不一定為了更好,往往只是為了更穩地撈。
學生吃不飽,吃得惡心,甚至吃出蛆來,都是這條鏈條上可以被犧牲的“變量”,唯獨那穩定分贓的比例,才是不容撼動的“常量”。
不是市場的失敗導致強制,而是強制遮掩了太多骯臟。
那么,解決之道是什么。
明代的《官箴》里有這樣一句話: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這句話,或許便是答案!既然只要權力沾上了油水,學生碗里就注定不會干凈,甚至可能生出蛆來。那么,不要給校長強制學生在學校食堂訂餐的權力不就行了。
事實上,他們本就不該擁有這樣的權力。我實在想不明白,讓管教育的人,跑去去管別人吃什么,莫不是有毛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