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從2025年1月20號再次上臺至今剛好過去了4個月的時間,短短120天的執政時間里,就讓中國趕超美國的歷史性節點大大提前了!
北京時間5月19日,以公信力和權威性著稱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之一的《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頗具耐人尋味的文章。
文章圍繞特朗普上臺后的種種政策將極快地推動中國完成世界格局主導者的進程來討論。
并最終得出結論,如果特朗普不改變戰略決策,中國趕超美國的分水嶺將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前幾個月正式到來。
此文章一經問世便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文章觀點并非無的放矢或是政敵的蓄意抹黑攻擊。
因為此前已經有不少具備戰略眼光的專家提到過,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的種種政策將會加速美國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的時間。
最近特朗普一套組合拳加關稅大棒對著全世界猛揍,但關稅戰只是餐前甜點,未來的日子里中美更激烈的沖突將無法避免。
首先當下美國國內的局勢逼著特朗普政府必須對中國重拳出擊,美國現在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龐大的債務,債務總額近40萬億美元,每年光利息就高達1.5萬億。
可美國政府2024年的財政總收入才不到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必須將其每年收入的4分之1都拿去還利息,才能維持體系有效運轉。
如果湊不到錢,美國政府就得玩兒完,這個玩兒完不是黨政性質的故作姿態,而是物理意義上的玩兒完。
所以美國政府只能不停地以貸養貸,借新債還舊貸,債務總額還在以每季度1萬億美元的速度持續刷新高點。
但有些人認為美國大可以死皮賴臉不認賬,反正是世界霸主,別人也不敢催債,但如果美國選擇賴賬,那以后還怎么繼續借錢?
同時美國的資本投資遍布世界各地,美國賴他國的賬,他國就會沒收美國的資產,這種事一旦開頭,最后將會得不償失。
所以特朗普再次就任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不遺余力的搞錢,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該省的省,能賺的賺就是唯一出路。
所謂該省的省,簡單說就是降低政府預算,但這件事難度和風險系數極高,這是動人蛋糕的根本問題。
如果能解決,前幾任總統早就解決了,根本輪不到特朗普來做這件除弊革新的豐功偉業。
政府背后的各大利益集團規模太龐大,哪個都想撈一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削減開支的措施都不能行之有效的實施。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特朗普想整飭吏治,下面嗷嗷待哺的財閥和政客們可不答應。
美國總統對外那是霸氣失足,說一不二的存在,但在系統內部,總統無非是個維護統治集團利益的代理人而已。
特朗普是個老油條,他當然知道這件事的困難與風險系數極高,所以委托給“一字并肩王”馬斯克去做,讓馬斯克充當自己的馬前卒。
但還不到三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就掀起大跌狂潮,歐美各國同時掀起了打砸特斯拉,讓馬斯克下臺的輿論狂潮。
馬斯克被踢出政治中心,實際操刀人——特朗普妄圖從內部動手的幻想就破滅了,他只能將目光對準美國以外的“韭菜國家”,美國的影響力畢竟擺在那,敲詐一筆也是慣用伎倆。
因為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所有不管特朗普在國際上上演什么離譜操作,其他國家都不敢有二話,有了國家當后盾,特朗普當然要親自上馬“披堅執銳”,瘋狂收割世界各國的韭菜。
這也是特朗普對中國強硬態度如此摸不著頭腦的根本原因所在,以前都是這么干的,現在你卻突然不配合,這到底幾個意思?
然而不管特朗普如何表演,中國這次都巋然不動,面對中國的強硬立場,特朗普進退兩難,目前先是關稅之爭,這條路走不通,就該從政治和軍事方面對中國下手了。
同樣的,當前世界形勢也在逼迫中國必須不能做絲毫讓步,中國崛起發展到今天,已是矗立于世界的龐然大物,想低調也再難以隱藏。
特朗普與拜登、兩任美國總統、華盛頓各種政治精英都言之鑿鑿,中國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強的戰略競爭對手,沒有之一。
既然已經明牌,再想低調發展已經行不通,我們就該換種玩法,這種事光講道理肯定是不行的,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只有軍事實力才能讓別人閉嘴。
日本汽車橫行天下,靠的是將國家主權出賣給美國,美國海軍給日本護航,中國不可能重走日本的老路,中國的汽車必須要由中國的海軍護航。
所以我們才像下餃子一樣,緊趕慢趕,一年下水一個法國海軍規模的艦隊。
如今正是我們迫切需要地位的時候,特朗普既然主動把拳頭打過來,中國肯定寸步不讓。
中美聯合收割其他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特別是美國,現在的大窟窿已經不是拿幾個小國開刀就能抹平的,唯一能幫美國續命的只有正面擊潰中國,掠奪中國的財富。
當某些國人還在高喊“中美共同發展”的時候,美國人早就做好了全面開戰的準備,至于未來的中美沖突最有可能在哪里爆發,答案非常清楚,就是臺灣省。
臺灣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世界局勢如何,這個問題始終是中美繞不開的關鍵點。
美國戰略界普遍認為,解放軍做好軍事準備的最后時間點就是2027年。
只要大陸決心收復臺灣,不管采取何種手段,美國參與與否,世界格局將會重新被定義。
近十年,中國在工業、基建、貿易和部分高科技領域已經完成了對美國的超越。
雖然美國在金融和全球的軍事部署中仍然存在優勢,但綜合來看,已經到了五五開的局面,中美是世界上唯二有資格坐在談判桌上的國家。
而分水嶺的到來無疑應該是兩件事的到來,第一個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臺灣省問題,當兩岸實現統一之日,就是分水嶺的到來之日。
第二件事就是中國要等待美國犯下重大的戰略決策失誤,但現在來看,已經越來越接近這個臨界點。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作為已經嚴重削減了美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公信力和領導力,世界其他國家只認一個大哥,誰實力強就跟誰混。
以前美國的小弟在日后也能隨時變成中國的狗腿子,菲律賓如此,印度如此,歐盟如此,日本更是如此。
在特朗普的極端單邊主義政策和極端關稅政策下,中國不僅接住了拳頭,還做出了有力的回擊。
讓世界首次看到了能挑戰美國存在的國家,這是特朗普政府戰略的嚴重失誤,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軟肋。
中國的強力回擊給了世界各國一個標準的答案,是選擇跪著死還是選擇在抗爭中求生存,從印度和日本以及歐盟近期對美國態度的轉變中就能窺得一二。
特朗普朝令朝改的政策已經使美國的企業面臨著全球供應鏈斷裂的嚴重沖擊,使美國的產品和聲望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喪失競爭優勢。
加之特朗普政府奉行的極端保守的政治理念,將會造成大量的科技人才外流,無論是以上哪點,都會極大地動搖美國霸權的根基。
如今美國政府的內憂外患,中國崛起成為震撼世界的龐然大物,雖然不是某任政府執政期間單方面造成的。
但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決策卻加速暴露了美國所存在的內憂外患,跟中國硬剛讓世界看到了美國虛弱的本質。
從特朗普再次就任總統后的種種迷惑行為和帶來的影響看,確實已經達到了我們所說的犯下重大戰略決策失誤的地步了。
無外乎《紐約時報》會悲觀的評價特朗普若不及時改變決策,中國趕超美國的分水嶺將近在眼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