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美國再次站在了能源政策的十字路口,2025年5月23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簽署了四項行政命令,誓言要掀起一場“核能復興”的風暴。這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動新型核反應堆的建設,以滿足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國防工業對電力日益高漲的需求,并一舉撕裂前總統拜登留下的綠色能源政策遺產。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特朗普高調宣稱:“今天將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我們正在終結半個世紀的過度監管。”
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能源問題上“逆潮而動”。上任伊始,他就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廢除了拜登對天然氣出口終端的限制,重新開放阿拉斯加的油氣開采,仿佛要把整個能源結構“重新格式化”。而此次瞄準核能,則在邏輯上無可挑剔。核電無碳排放、穩定供應、高密度輸出,正是AI浪潮和國防升級急需的能源保障。特朗普團隊深知,在中美AI爭霸的大背景下,任何電力供應瓶頸都是戰略災難。
然而,這場“復興”究竟是真正的工業革命,還是一次政治豪賭?核能技術從未離開爭議的焦點。在過去幾十年間,從三哩島到福島,再到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已經在民眾心中烙下深刻烙印。即使特朗普口口聲聲宣稱“核能是非常安全的”,但美國至今仍沒有一個可以永久處理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設施。華盛頓州的清理行動至今陷于停滯,新的反應堆將產生何種環境代價,根本無人回答。
更令批評者憂心的是執行力問題。特朗普政府同日大力推進的“政府效率部門”正在裁減核安全局職員,這一機構卻負責整個美軍核武庫與核材料監管。一邊要提高核反應堆審批速度,一邊卻減少負責審批和監管的技術人員,這豈不是自相矛盾?核安全不是裝飾性的承諾,而是一場需要萬分謹慎操作的系統工程。任何妥協、疏漏或短視,都會將整個“核能復興”變成“核能事故”。
特朗普這一次并不滿足于“政策指導”,而是要用行政命令直接重構制度。他要求核監管委員會進行徹底改革,提出“25年內電力產能提升四倍”的目標,甚至要在2026年7月4日前讓三個實驗性核反應堆投入運行。這種政治目標先行、技術指標后補的“拔苗助長”式治理邏輯,是否會重蹈舊日覆轍?當年NASA的挑戰者號就是在政治壓力下草率發射,最終釀成悲劇。今天的核電復興會否重演這一幕?
美國國會共和黨陣營也在火上加油。眾議院剛剛通過一項法案,大幅壓縮拜登時代可再生能源稅收優惠政策的期限,卻放寬了核電項目的稅收起建門檻和時間表。這種有意“剪掉綠色翅膀、放飛核能猛禽”的政策傾向,顯示出當前美國能源路線正在加速右轉,向傳統重工業和軍工利益傾斜。在應對氣候危機的國際共識中,這種“反綠色化”的路線也將帶來激烈的外交摩擦與形象沖擊。
但我們也不能一味唱衰核電。對AI產業而言,算法訓練和數據處理對電力需求是指數級增長的。2025年,全球AI訓練能耗已接近阿根廷全國年用電量。若繼續依賴風電與太陽能,顯然無法滿足全天候、高密度供電的工業強度需求。而天然氣雖清潔,但碳排依舊;煤電則早已政治不正確。核能在此背景下,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選擇”。法國、日本、韓國、甚至中國,均已制定新一輪核電擴張計劃。特朗普此舉,或許只是更早將話挑明而已。
這也正是美國政治的雙面性所在:一邊是競選口號式的“讓美國再次強大”,一邊是高風險決策背后的國家體制賭注。特朗普“復活”核電,不只是能源議題,更是關于國家技術路線選擇的終極問題。在AI、量子、5G等高科技領域,美中歐俄的競爭愈發激烈,能源供應逐漸成為“地緣技術戰”的命脈所在。如果特朗普能以高效監管、可控風險和制度保障平衡這一進程,核電復興也未必是空中樓閣。
當然,現實往往遠比口號復雜。核電不是一鍵啟動的快餐項目。從選址、審批、施工、調試到安全運營,動輒10年以上周期,數十億美元投資,極高的公共支持門檻與法律風險,無一不挑戰一個高度分裂的美國政治生態。在這個幾乎對一切議題都持對立態度的國家里,核電是否能夠穿越黨爭與民粹的重重阻礙,還需拭目以待。
特朗普或許愿意扮演那個撥亂反正的“核能教父”,但美國社會是否準備好重新信任這一曾經讓世界震驚的技術?民眾是否愿意在家門口迎來一座座帶有放射性風險的工業巨獸?國會是否能給予長期、穩定、無偏的政策支持?企業是否愿意在不確定的監管環境中投下巨資?這些問題,不是靠幾道行政命令就能回答的。
特朗普的“核能復興”,或許真能照亮AI時代的電力未來,但也可能在歷史回放中成為一場過早啟程的迷夢。對于美國來說,這既是技術抉擇,更是政治信仰的自我拷問。未來幾十年,這場復興究竟會以光明落幕,還是以事故告終,需靜待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