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熱愛,是責任,更是對舞臺的承諾。
同窗三十載,未語淚先流
劉敏濤在告別儀式上哭到雙眼紅腫。
她改了社交賬號的名字,加上了“93”這個數字。
一個班級的代號,成了集體悼念的暗號。
中戲93級表演班的人,好像天生帶著“不爭”的基因。
他們不搶熱搜,不炒話題,就連悼念都帶著沉甸甸的克制。
王千源作為班長,最后一個發聲。
“你安息,我永念”——六個字,壓著三十年的同窗記憶。
李乃文在深夜換過兩次頭像。
第一次是黑白畢業照,第二次是燃燒的白蠟燭。
那句“今天的表93,有淚,無語”,比長文更戳心窩子。
真正的痛,從來喊不出聲。
抗癌五年,她瞞住了全世界
咳嗽聲在《造城者》片場持續了一個月。
工作人員以為只是感冒,黃曉明記得她總笑著說“再來一條”。
直到4月17日的路透照流出——她扶著道具墻喘氣,手背上的青筋凸得像山脊。
五年六部戲,化療和拍攝日程摞在一起。
最后一次發動態是5月1日,給新劇宣傳的文案還帶著感嘆號。
評論區的粉絲夸她狀態好,沒人看見她藏在戲服下的滯留針。
劇組臨時演員偷拍過她候場的側影。
羽絨服裹著單薄身子,保溫杯里飄著中藥味。
導演喊“開機”那一刻,她又成了眼神發亮的演員。
被低估的“明星班”,藏著中國演藝圈的脊梁
中戲93級總被拿來和96級明星班比較。
但他們早就活成了另一種標桿:不拼流量拼戲量,不比紅毯比舞臺。
朱媛媛拿金雞獎最佳女配時,劉敏濤在后臺抱著她轉圈。
“她把配角演成主角”——這句話成了業內公認的標簽。
王千源四十歲才爆紅,李乃文在話劇舞臺磨了十年。
這個班的人,好像都信“慢火熬好湯”。
當年被稱為“小虎隊”的三個人,在校園晚會唱《愛》能掀翻屋頂。
三十年后,李乃文和唐旭對著鏡頭回憶,說朱媛媛排練時較真得可愛。
“為句臺詞能吵三小時,吵完又勾肩搭背吃烤串。”
沉默的悼念,震耳欲聾
辛柏青的訃告遲了四天才發。
不是猶豫,是要親自給所有老同學打完電話。
小陶虹寫了篇沒標點符號的長文。
說朱媛媛聽別人講傷心事會先哭,說她們一起挺過產房里的鬼門關。
“她拿走的,好像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唐旭把當年演話劇的視頻翻出來重看。
畫質模糊的錄像里,二十歲的朱媛媛蹦跳著謝幕,馬尾辮掃過辛柏青的肩膀。
現在看這段視頻的人,都在發“點蠟燭”的表情。
戲散了,光還在
她走后,有人重刷《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發現那個滿臉膠原蛋白的“李云芳”,早把人生臺詞藏在角色里:
“日子再難,也得笑著過不是?”
中戲93級的同學群沒改名字。
還叫“永不散場93”,仿佛她只是暫時掉線。
最后一問:
當生命進入倒計時,你會選擇隱瞞傷痛成全他人,還是卸下鎧甲擁抱脆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