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5時38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日照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五運載火箭,以一箭4星方式,成功將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啟星座4顆衛星(天啟星座16星、17星、18星、20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我國首個低軌物聯網通信星座
全球組網完成
據了解,“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低軌物聯網通信星座,一期由37顆衛星組成。發射完成后,“天啟星座”將有37顆低軌衛星在軌組網運營,其物聯網通信能力顯著提升,星座重訪時間間隔大幅縮短,實現平均五分鐘時間分辨率的全球覆蓋通信能力。
本次發射成功,標志著“天啟星座”一期全球組網全面完成,是開啟萬物互聯時代的歷史性時刻。同時也代表著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完成生態協同發展的底層通信基礎設施,引領衛星物聯網行業和消費級應用規模化增長的新局面。
智能通信定位圈了解到,“天啟星座”是國內獲得衛星通信頻率許可證并組網運營的商業低軌道小衛星通信星座,具有全球覆蓋、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點,可為全球用戶提供“空天地海”消費級衛星物聯網數據服務。
“天啟星座”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運營,部署由38顆衛星和若干地面站組成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能為全球用戶提供“空天地海、四位一體”衛星窄帶物聯網數據通信應用服務。
該星座可廣泛應用于自然監測、智慧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應急通信、石油管線監測、電力物聯網、智慧農林牧漁業、森林防火等自然災害監測及智慧旅游等多個領域,以及汽車、對講機、腕表等電子消費品直連衛星應用。
衛星通信消費化全速前進
天啟星座自從啟動建設并投入使用以來,在物聯網、應急通信等領域發揮了顯著作用,體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天啟星座旨在打造全球天地一體的低軌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同時打開衛星物聯網消費級應用的新局面。
在國際通信行業掀起手機直連衛星的風潮下,2023年,華為Mate60 Pro手機的問世,讓衛星通信第一次直接進入消費市場,證明在普通手機上實現直連衛星是可行的。
多年來,衛星通信界一直在討論高低軌星座協同服務問題。既然普通手機能夠和距離地面35800千米的靜止軌道通信,那么和距離地球只有900千米的天啟星座實現通信,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不同于銥星的L頻段、天通的S頻段,天啟星座采用UHF頻段,在終端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以及信號繞射能力等方面擁有先發優勢
因此,2023年11月,中國電信宣布引入天啟低軌衛星星座,和華為手機使用的高軌天通星座一起為消費市場提供移動終端直連衛星的服務。天啟星座的加入,快速加強電信衛星的包含天通一號在內的衛星產品體系的覆蓋和容量等能力,讓全球更多用戶享受到便捷的消費級衛星通信服務。
據電信衛星最新數據披露,截至2025年4月,中國電信聯合華為、榮耀、小米、OPPO、vivo、中興、三星等主流品牌,已推出30款支持手機直連衛星功能的終端。這一數字標志著衛星通信已經從“專業領域”成功邁入“大眾消費市場”。
除了手機直連衛星,中國電信也在協同比亞迪、吉利、廣汽等車企推進汽車直連衛星功能落地。
不只是終端側,衛星通信的大規模應用,需要芯片、基帶、算法的配套支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主要的衛星物聯網通信芯片廠商包括但不限于高通、紫光展銳、移遠通信、美格智能、海格通信、翱捷科技等。
其中,翱捷科技作為國電高科的芯片供應商,雙方在ASR6601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增強,聯合開發一款針對天啟星座的CHIRP擴頻射頻通信SoC芯片。該芯片將繼承ASR6601的突出技術,擁有全球通用、廣覆蓋、低功耗的技術優勢,并將支持星座通訊頻率,具備和天啟衛星座直接通訊的功能。
低軌窄帶通信衛星
成為手機行業合作共識
Counterpoint預測,2030年全球衛星物聯網連接數將達4100萬,收入超15億美元,標準統一與成本下降是關鍵變量。
全球運營商正在競逐“手機直連衛星”賽道。如Starlink自2024年底與T-Mobile合作,為iPhone用戶提供衛星短信服務,計劃2025年覆蓋北美大部分地區;德國電信聯合高通、Skylo Technologies完成歐洲首次NB-NTN衛星直連手機短信驗證,采用驍龍X80基帶芯片與希臘Cosmote SIM卡,推動5G NR-NTN標準落地。
不僅如此,隨著消費級衛星通信功能的逐步普及,低軌窄帶通信衛星已經成為了手機行業合作的共識。
所謂低軌,就是距離地球較近軌道的衛星。衛星按照軌道高度區分可分為低軌衛星(LEO)、中軌衛星(MEO)、高軌同步衛星(GEO)、高橢圓軌道衛星。由于近地軌道距離地面更近,因此低軌衛星傳輸延時最低,速率更高,是目前唯一能實現近似地面通信效果的衛星軌道,可實現全球覆蓋、系統大容量和低時延,終端對星容易且功耗低、成本低。
國電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國電高科啟動了天啟二代星座計劃。天啟二代星座由48顆衛星組成,衛星將從一代的單波束升級到多波束,容量提高4~5倍,支持實時話音功能、星間通信能力以及100k級別物聯網通信功能,加快拓展直連衛星消費級應用市場。
與SpaceX的星鏈,以及中國的千帆星座、GW星座有所區別的是,天啟星座是窄帶物聯網星座系統,前述三者則是寬帶互聯網星座。相較于窄帶物聯網,寬帶物聯網設備通常需要更高的功耗,因為高速數據傳輸和復雜的通信協議需要更多的能量支持。因此,天啟衛星物聯網系統具有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點。
手機直連衛星的推進,還需要一套地面和空間融合的通信標準,也就是3GPP國際組織所正在積極推動的NTN(非地面網絡)標準。
NTN是5G-A(5.5G)和6G通信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新顯示,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局衛星研究組(ITU-R SG4)WP4B第56次全會通過了《5G衛星無線電接口技術詳細規范》,確認3GPP的NTN技術作為5G衛星唯一的技術方案。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都在做NTN的地面試驗,并已獲得成功。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廠商也在緊鑼密鼓地開發相關產品。近日,業內傳出消息稱,華為計劃于今年推出低軌道衛星通信系統,支持手機與衛星直連,實現數據傳輸與語音通話功能。
? 上海展 - 便捷按鈕?
(與MWC上海展同期聯動,觀眾可兩展互通逛展)
觀眾報名|申請展位 ?|團體報名
展商名錄|同期論壇
展館分布|交通指南|觀眾客服
? 上海展 - 同期論壇?
主論壇:中國物聯網企業出海與創新發展峰會
智能傳感論壇 | RFID論壇 | 高精度定位論壇
-> 入上海同期論壇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