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時期,各野戰軍經過多年的浴血拼殺后,最終脫穎而出19位兵團司令。
而在1955年授銜時,這些人不是被授予大將就是上將,例如陳賡、蕭勁光大將;王震、陳錫聯、楊勇上將等。
但唯獨有一位,沒有被授予軍銜。
同樣也是這位將領,當年因為在解放戰爭中打了一場大勝仗,卻引得毛主席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因此,很多人猜測,他未被授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么事實真就如此嗎?
艱苦的從軍路
這位將領就是程子華同志。
他出生在山西運城的一個貧苦家庭中,從小飽嘗舊社會壓榨的他立志要讀書報國,解救萬千同他一樣身處于底層的勞苦人民。
父母為了供他上學,每天晝夜不休地給地主做苦工,忍饑挨餓。而程子華也沒有辜負二老的期待,順利考上了太原國民師范學校。
在讀書期間,他結識了大量進步青年與革命人士,并開始對我黨思想產生好感。在他們的影響下,他開始積極投入到愛國反帝運動中。
由于表現積極,思想覺悟深,他很快就被組織選中,成為我黨重點栽培的青年干部。
1926年,在大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他受組織派遣報考了黃埔軍校,開始接受系統的軍事教育。在這段時間,他的作戰能力有了巨大的進步。
然而,就在他心中革命之火越燒越旺時,老蔣卻突然發動了政變。程子華當即投身到這一片血雨腥風中,與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不久后,他輾轉多地來到廣州,跟隨葉劍英等人進行了起義。
但由于我軍作戰經驗不足,裝備不充足,起義最終失敗了。
無奈之下,部隊退出廣州,葉帥等人逃到廣州躲避,而程子華則被組織委以重任,冒著生命危險潛伏在了國民黨將領岳維峻的部隊中。
此后,他便開始按照吩咐在暗中進行兵運工作,并為大量國民黨士兵做了思想工作。
在他的引導下,眾多士兵選擇棄暗投明,加入到我軍的隊伍中。不久后,他便帶領部隊在大冶發動了起義,成功壯大了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力量。
消息傳開后,許許多多對國民黨抱有不滿情緒的國民黨部隊也紛紛起義,進一步擴大了我軍的影響力。
毛主席得知程子華的功績后非常高興,當即將他調到中央蘇區工作,并一步步將他提拔為了紅35軍307團團長、獨立師師長等職。
程子華不負厚望,在戰場上發揮出了驚艷的指揮能力。
在歷次反圍攻戰斗中,他認真吸取了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和戰術,以大力發動群眾,誘敵深入的戰術,成功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也因此,主席開始更加看重他。在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他親自授予程子華二等紅星勛章,以此表彰他的貢獻。
主席的器重
1934年,鄂豫皖蘇區遭到敵人大規模進攻,形勢極其嚴峻。毛主席收到消息后,親自點將,把程子華派了過去協助他們。
紅二十五軍得知中央派人過來后也非常高興,徐海東當即將軍長一職讓給了他,從此配合他作戰。
程子華在分析了形勢,并取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后,當即決定實行戰略戰役,開始長征。
就這樣,在與中央失去聯系的情況下,他帶領部隊一次次英勇作戰,成功戰勝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并順利抵達陜北,與劉志丹同志的部隊會合。
兩支隊伍合并后改編成紅十五軍團,程子華擔任軍團政委。之后他指揮部隊展開了嶗山、榆林戰役,擴大了陜北根據地,并為中央北上打開了通道。
毛主席抵達陜北后,緊緊握著他們的手說,他們為革命立下了大功,若沒有他們的辛苦戰斗,中央也不會這么順利抵達陜北。
對于主席的認可,程子華并未邀功,而是將功績都推到了其他戰友的身上。這種不在乎名利的品行,讓主席更加欣賞了。
抗日戰爭開始后,他被任命為冀中軍區政委,奉命來到敵后戰斗。
在與日軍的幾次惡戰中,他的雙手幾度受傷。有一次在受到敵人的射擊后,他的手骨碎裂,動脈血管也被打斷,情況十分危急。
雖然他已經明確囑咐手下,不要告知上級,但中央還是收到了消息。
當時延安面對敵人的圍堵,處境也很艱難,但毛主席得知后還是命人給了他一百塊錢補貼,讓他好好治病。
但程子華因為體諒中央的艱辛,還是將這一百塊錢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
此后毛主席在百忙之中依舊惦記著他的傷情,多次囑咐賀老總與關向應為他提供藥品。
每次一聽到主席過問他的健康情況,程子華都會感動不已。此后他便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戰斗中。
解放戰爭開始后,他奉命來到東北戰斗,并率部參加了遼沈戰役。
期間,他組織了聞名中外的塔山阻擊戰。在他的指揮下,戰士們在無險可守的方寸之地,硬是以血肉之軀阻擊了敵人從葫蘆島和錦西增援的部隊。
在激戰到最關鍵的時候,他親臨前線,頂著不斷落在腳邊的炮火,指揮部隊發起了最后的沖鋒。
最終,在一番激戰后,塔山成功被我軍守住,敵人再也沒能前進一步。
由于表現出色,程子華被晉升為東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率部進行休整。
結果就在這時,東野總部突然傳來命令:停止休整,立即南下進行平津戰役!
這是什么情況呢?
遺憾的結果
原來,就在遼沈結束時,中央也開始與傅作義展開談判,準備以和平方式解放平津。
但傅作義卻顧左右而言他,故意拖延時間,就是不給一個明確答復。
毛主席知道,這時候應該“助他一臂之力”。
于是主席便來了一招“圍點打援”,命華北部隊攻打張家口,引得傅部主力35軍離開北平,前去支援。而我軍則借此機會消滅35軍。
一開始計劃很順利,張家口失守后,傅作義判斷東野部隊不會這么快南下,于是毫不顧忌地便派35軍過去支援。
等敵人成功調動出來后,毛主席當即命令華北部隊和程子華兵團前去圍攻。
程子華收到命令后便立即行動起來。然而當他走到半路時,得知密云有一支國民黨保安隊看守。
為了補充物資,也為了防止敵人支援35軍,程子華便擅自向密云發起了進攻。
結果一打才知道,敵軍人數遠不止一個保安隊,竟然足足有數千人。
不過東野將士身經百戰,最后還是輕而易舉地拿下了密云,并取得了全殲七千敵軍的盛大果實。
但這就導致程子華暴露了行蹤。傅作義一聽東野已經南下,連忙命令35軍回防。
毛主席得知后急不可耐,直接將程子華批評了一頓,若是因此讓敵人逃了,那我軍所做的一切就前功盡棄了。
不過好在華北3縱司令員鄭維山,當即立斷,將主力部隊調到沙城與敵人展開激戰,并未讓其逃脫。
戰斗結束后,毛主席點名表揚了鄭維山,又批評了程子華一頓。程司令也后悔不已,當即發電報向中央表明了自己的錯誤。
或許有人認為,就是因為這件事程子華才沒有被授予軍銜,但其實并不是的。
雖然程司令在作戰時出了一點差錯,但他本心也是為了全局戰斗能夠沒有后顧之憂。
將領在戰場上出錯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不影響大局,毛主席一向都是寬容的。
否則之后部隊改編時,程子華也就不會被任命為四野十三兵團司令了。
后來,在毛主席發出的“向全國進軍”的口號下,程子華一路南下,先后解放了安陽、襄樊以及湖南全境,為最終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建國之后,他被任命為山西省委書記,投身到了國家建設中,也自此結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戎馬生涯。
1955年授銜時,因為他已經離開軍隊,所以并未參加授銜。
對此,很多人感到非常惋惜。他們認為,若是他能一直留在軍隊,將來成為大將也不是沒可能。
但每次他一聽到這些話就會一笑了之。他從不在乎名利與地位,只要能繼續為黨奉獻,無論任何工作他都在所不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