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
李墨,男,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團委書記、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曾作為廣東省西部(山區)計劃志愿者赴汕頭市潮南區雷嶺鎮支教兩年(美麗中國支教項目),榮獲汕頭市潮南區首屆“十佳志愿者”。人文學院工作期間,學院團委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基層團組織典型選樹”通報表揚,個人榮獲中央團校2020年度基層組織團干部進修班優秀學員;“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微課優秀獎;2022年度上海高校團干部示范典型,2023年度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優秀教師等榮譽,主持課題榮獲2021年度“上海共青團調研獎”三等獎。
初心如磐 奮楫篤行
援疆是李墨老師一直以來的追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李老師看來,所謂中心與邊緣不過是認知方式、發展模式、發展階段不同,而且兩者也會隨著時間推移、空間變化而轉變。援疆支教項目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讓老師們能夠為新疆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信念、不同的視角。這不僅是一次教育支援行動,更是一次深化民族團結、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李老師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努力,為新疆的教育發展、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
在此次組團援疆之前,李墨老師曾在祖國鄉村支教兩年,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力量和意義。在美麗的中國鄉村,他見證了教育如何激發孩子們的潛能,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從而改變人生軌跡。這段寶貴的經歷極大地增添了他對援疆支教工作的信心和底氣。當得知有機會參與援疆項目時,他意識到這將是職業生涯中又一次寶貴的經歷。此去經年,山長水闊,他希望通過更深入地了解,更真切地感受,更扎實地工作,為新疆的教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師大的輔導員,李墨老師主要負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和組織團學活動等。而作為喀六的一名高中英語教師,他直接參與教學工作,涉及課程準備、教學實施、學生評估、教研活動、成績分析等。雖然具體的工作對象從大學生轉變為高中生,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和調整,但他認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并沒有改變,這將進一步促使李老師對弘揚教育家精神、堅持“經師”與“人師”相統一、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不斷學習思考。
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陳恒一行考察慰問上師大援疆團隊
信念如山 行穩致遠
李墨老師主要負責喀什六中高一年級英語學科的教學教研工作,同時協助援疆團隊領隊完成團隊工作簡報的編輯報送、人員信息的收集整理、相關費用的申報等。相較于其他工作,教學教研工作是主陣地,他總結為“三個結合”:
一是將提高效率與提高成績相結合作為工作的立足點。提高課堂效率非常重要,需要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內容,并根據授課情況及時調整。當然,高中生最終要面臨高考,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上李老師側重夯實基礎、突出專題訓練,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力爭較大程度提高英語成績。
二是將培養習慣與培養興趣相結合作為工作的接續點。好的習慣可以形成好的品質,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習成績。在李老師看來,良好的習慣以及對良好習慣的總結反思完善是開啟智慧人生的金鑰匙。與此同時,對于高中生,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失去學習的興趣。怎樣才能進一步幫助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李老師始終在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三是將傳授知識與傳播文化相結合作為工作的落腳點。走在風情濃郁的喀什老街上,隨處可見各族同胞比鄰而居、和睦相處的情景,李老師體驗并感悟著各族人民團結奮進、努力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真誠與熱情。在傳授給同學們學科知識之外,他也努力挖掘學科核心素養中蘊藏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元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閃耀在喀六的小小課堂之中。
李墨老師在課堂上
作為援疆教師,李墨老師努力做到“三行”:謹言慎行,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學習態度,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挖掘深層次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身體力行,“承諾一千,不如落實一件”,努力在不斷發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突破和完善自我。量力而行,準確把握工作的節奏和尺度,穩中求進,留有余地,確保工作的每一步扎實可靠。
援疆的經歷讓李墨老師對援疆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從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之地上海到帕米爾高原的絲路明珠喀什,他將繼續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原標題:《上海援疆教師李墨:山海之約,大愛無疆》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上海援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