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CBA休賽期,原本該是交易流言和簽約消息刷屏的時刻,沒想到最先爆上熱搜的不是哪位球星轉會,而是周琦妻子的社交賬號徹底注銷,話題直接拉滿,連吃瓜群眾都感慨這劇情比總決賽還精彩,核心矛盾其實很簡單:一句看似煽情的發言,意外點燃了球迷情緒,最終演變成網絡暴力,逼得當事人直接退網,場外風波甚至蓋過了場上操作,這背后到底是流量平臺在推波助瀾,還是球迷情緒積壓已久,需要一個出口?
先把事兒捋順,周琦妻子不久前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段感慨,兩口子這么多年風風雨雨,生活不易,言下之意其實挺正常,家屬表達點委屈、訴苦,這在任何一個體育圈都不稀奇,結果評論區直接爆炸,熱點全圍著“逼周琦回國打CBA這個點猛錘,什么“毀了周琦的追夢路,“耽誤了國家隊大業這種帽子全扣上來了,甚至有網友直接開麥對噴,點贊回懟一波接一波,氣氛一度堪比場邊球迷互噴,社媒熱度瞬間拉滿,平臺當然樂見其成,相關詞條直接被送上熱搜,真是流量至上,誰還管理性討論?
但問題來了,周琦妻子后續也不是沒回應,明確說自己沒逼周琦回國,拜托大家別質疑周琦的職業態度,別無中生有,這種情況下,輿論按理說該降溫了,可實際上依然一邊倒,越來越多的聲音不依不饒,各種揣測、攻擊、P圖、帶節奏的全來了,搞得當事人徹底受不了,只能注銷賬號退網,試問這樣一個場面,真的是因為一條社媒動態嗎?還是說,大家其實早就憋著一肚子氣,只是借著這個話題集中宣泄?
說到底,CBA本身就處于“休賽期流量真空,球迷們沒球看,憋得慌,轉而把注意力全投到場外八卦上,這種情緒傳導其實挺典型,和以前季后賽某隊“擺爛被噴,或者某球員轉會風波被無限放大,是一個路數,區別是這次矛頭直接指向了球員家屬,社媒成了“對噴主場,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馬上被無限放大,平臺也樂得推波助瀾,反正流量越高越好,至于輿論環境有沒有底線,這一時半會兒還真沒人在乎。
回過頭來看,周琦的職業選擇其實沒什么可爭議的,作為中國男籃的核心球員,國家隊、俱樂部、個人發展三大壓力一塊上,球迷對他有期待沒毛病,但把所有矛盾都歸結到家屬身上,這就有點“甩鍋了,之前姚明留洋、易建聯回歸也都經歷過類似爭議,但很少有哪次是直接把家屬推到風口浪尖,這一屆輿論確實越來越不講武德,搞成了流量黑洞,誰進來都得挨一頓噴。
再說句實在話,周琦妻子的表達能力確實有限,這一點不少網友也提到了,情緒化發言容易被斷章取義,尤其是在社媒這種碎片化平臺,誰都能截一段、拼一句,隨便加個標簽就能上熱搜,這種玩法其實平臺最愛,用戶活躍、話題分裂、對立氣氛才有粘性,至于當事人的情緒和生活,根本沒人關心,大家只是把自己情緒投射到一個“靶子上,噴完爽一把就撤,下一波熱點接著輪回。
但球迷也不是沒道理,CBA這幾年確實問題不少,球員流動受限、聯賽水平爭議不斷,國家隊成績也不盡如人意,周琦本身又是“旗幟人物,一舉一動都被無限放大,粉絲和黑粉本來就勢同水火,誰都想搶占話語權,這種情況下,家屬輕易發聲,確實容易引燃情緒,特別是在大家都沒出口發泄的休賽期,分分鐘就能點著一堆火藥桶,說到底,這波輿論風暴也算是CBA場外的必修課。
仔細想想,其實沒人愿意看到周琦家屬被網暴,哪怕你再不喜歡她,事情到了注銷退網這一步,多少有點“過線了,場下情緒失控,場上問題就更難解決,真正的懂球人都明白,球員的競技狀態和家庭環境息息相關,過度網暴只會讓人心更散,輿論環境越來越爛,最后倒霉的還是中國籃球,平臺賺了流量,球迷發泄了情緒,但聯賽和球員卻在消耗信任,長此以往,CBA還怎么健康發展?
所以說,場外風波再大,也別忘了初心,球迷應該多點理智,平臺也應該擔點責任,別每次都用家屬當“流量提款機,畢竟籃球還是要靠場上說話,真正的江湖不是靠對噴和網暴撐起來的,等到新賽季開始,希望大家能把注意力放回正道,用數據和表現說話,而不是場外八卦和情緒對立,流量再高,也抵不過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決,真正的球迷,都懂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