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免去陸軍總司令薩柳科夫的職務,把這位70歲的老將調任聯邦安全會議副秘書。這個看似平級調動的操作,背后藏著普京對俄軍高層的深度洗牌。要知道,薩柳科夫可是前國防部長紹伊古的嫡系,兩人共事多年,在軍方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最近兩年俄軍內部反腐風暴不斷,被查辦的高層大多是紹伊古的老部下,這次薩柳科夫的去職,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普京在削弱紹伊古的影響力。不過話說回來,薩柳科夫馬上就要過70歲生日了,按照俄軍強制退休的規定,他本來也該退居二線,只是沒想到普京會用這種方式讓他"軟著陸"。
調任后的薩柳科夫雖然頭銜沒以前響亮,但安全會議可是俄羅斯的核心決策機構。名義上普京是一把手,實際管事的還是紹伊古。兜兜轉轉一年多,薩柳科夫又回到老上級手下干活,這劇情多少有點戲劇性。不過比起他的去向,外界更關心誰來接陸軍總司令這個燙手山芋。現在俄烏沖突打得正兇,前線局勢膠著,這個位置可是直接參與特別軍事行動的最高決策,權力大責任也大。普京這次選人眼光很毒,他看中了49歲的少壯派將領莫爾德維切夫。
這位新任司令的履歷堪稱傳奇:35歲就當上了近衛坦克旅旅長,41歲晉升少將,45歲掌管南方集群第8集團軍。他最出名的戰績是指揮馬里烏波爾戰役,一仗下來讓烏軍聞風喪膽。現在把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少壯派推上高位,普京的意圖很明顯——要在戰場上打開新局面。莫爾德維切夫的上任對烏克蘭和西方來說可不是好事,他的強硬風格和實戰經驗,很可能讓俄軍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更具攻擊性。尤其是在俄烏和談陷入僵局的時候,普京突然換將,釋放的信號再明確不過: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別想拿到。
說到和談,最近確實有點熱鬧。特朗普突然跳出來宣稱,只有他和普京會面才能談成,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跟著附和,說這是"唯一途徑"。可俄羅斯那邊根本不買賬,既沒松口也沒拒絕,就這么晾著美國。這種微妙的互動背后,其實是各方在博弈。普京心里清楚,現在戰場上的主動權還在自己手里,沒必要急著妥協。而特朗普呢,一方面想刷存在感,另一方面也想通過介入俄烏沖突來提升自己的政治資本。不過話說回來,俄烏之間的矛盾積怨已久,哪是一次元首會談就能解決的?
這次人事調整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普京對俄軍未來的布局。紹伊古時代的俄軍高層老化嚴重,貪腐問題也不少,普京這幾年一直在推動軍隊年輕化改革。莫爾德維切夫這樣的少壯派上位,不僅能帶來新的戰術思路,還能打破論資排輩的舊習。更關鍵的是,這些將領都是普京一手提拔的,忠誠度沒得說。在俄烏沖突的關鍵節點,這種人事變動能確保前線指揮的高效和政令的統一。
從國際局勢來看,普京的這步棋走得很穩。一方面通過換將向烏克蘭展示決心,另一方面又為和談留了余地。如果烏軍繼續頑抗,莫爾德維切夫的上任可能意味著更猛烈的攻勢;如果和談有進展,普京也能通過調整軍事部署增加談判籌碼。而特朗普的表態,與其說是在斡旋,不如說是在刷存在感。他心里明白,一旦俄烏達成協議,自己的政治聲望會大幅提升,但俄羅斯顯然不會按照他的劇本走。
總的來說,這次俄軍高層變動是普京在復雜局勢下的一次關鍵布局。通過削弱舊勢力、提拔新將領,他既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又為俄烏沖突的下一步行動做好了準備。而特朗普的"攪局",不過是這場大戲中的一個小插曲。未來局勢如何發展,就看普京和莫爾德維切夫如何出招,以及西方會有怎樣的反應了。這場博弈遠未結束,好戲還在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