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籃剛剛拿下CBA總冠軍,巴里布朗場均30.7分的表現直接封神,總決賽FMVP,外加一手帶隊逆襲的氣質,這哥們現在風頭正勁,偏偏在這檔口傳出中國男籃開出百萬年薪歸化合同被他直接拒絕,說實話,這事兒一出,球迷圈子里就炸了,大家都在問,這到底是布朗真不愿意來,還是中國男籃的籌碼沒給夠
先說說合同這事,100萬美元年薪,放在CBA外援市場上,算是中上水平,和布朗在浙江的年薪基本持平,但問題來了,中國男籃一年也就集訓兩三次,打個15到20場比賽,歸化之后還能繼續在CBA混,理論上年薪還能翻倍,這么算賬,歸化對布朗來說是穩賺不賠,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三四年就能實現財務自由,這種條件下還拒絕,難不成真像傳言的那樣,是因為不愿放棄美國國籍,還是安家費沒談攏
球迷里不少人覺得布朗沒歸化,可能是看不上中國男籃的水平,這話說得有點扎心,但也不全無道理,布朗要是真成了中國男籃一員,整體實力肯定肉眼可見地提升,尤其是后衛線的得分爆發力,直接是質變,但問題是,他心里對中國籃球的認知肯定有盤算,歸化固然能帶來短期利益,但對他未來生活、職業規劃、家庭安置都是大問題,歸根結底,歸化不是簡單的“買賣那么直接
球迷也別忘了,布朗不是李凱爾那種有血緣、有認祖歸宗情結的球員,歸化對于他來說就是純商業選擇,說到底,布朗未來大概率還想在美國生活,不像馬布里、威姆斯那樣愿意把中國當第二故鄉,所以,一份“足夠有誘惑力的合同才是關鍵,否則真就難打動他,這不是擺架子,商業歸化本來就得靠錢說話
但這里也有個更現實的問題,歸化布朗這種非血緣球員,手續、流程、政策阻力都不小,誰都知道這比歸化李凱爾難度大,政策層面不松口,一切都是白搭,而且就算歸化成了,他能不能在國際賽場上完全發揮也要打個問號,畢竟適應國家隊體系、教練戰術、隊友配合,這些都不是一句“有能力就能解決的,CBA的單打王未必能直接變身國家隊的救世主
再說回中國男籃的歸化思路,這兩年其實一直在“吊死在一棵樹上,盯著一兩個外援下狠手,布朗不行,眼下還有古德溫、迪亞洛、韋瑟斯龐這些選項,尤其是迪亞洛和韋瑟斯龐,攻守兼備、身體素質也硬,歸化成功對中國男籃的幫助肯定不小,問題是,歸化歸化,歸根結底得看人家愿不愿意來,錢到位了、人心還得安穩,不能指望每個外援都有馬布里的“認同感
站在球迷的角度,其實也理解中國籃協的焦慮,世界杯折戟、奧運失約、亞洲杯都被對手“對噴了好幾年,大家都想要一個能帶隊突圍的核心,布朗這種級別的外援擺在眼前,誰不心動,但現實就是,歸化不是萬能藥,更不是一錘子買賣,談判桌上拼的是籌碼、誠意和長遠規劃
有人問,為什么不能像足球那樣多歸化幾個,輪番上陣,確實,理論上可行,但CBA外援政策、國際籃聯歸化名額、國內球員利益,各種博弈都得算在內,說白了,不是你想歸化誰就能歸化誰,一切都得走流程、政策先行,還得兼顧輿論導向和球迷情緒,這事兒比擺爛還復雜
而且別忘了,這事對更衣室化學反應、球隊凝聚力也有影響,歸化外援進來,國內球員位置、用球權、薪資分配都要重新洗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點贊回懟的場面,到時候輿論一片嘩然,結果未必真能利大于弊
總的來看,布朗拒絕中國男籃歸化邀請,看似是利益最大化,實則背后是現實政策、個人規劃、商業博弈的多重權衡,歸化本身不是救命稻草,也不是萬能鑰匙,中國男籃要想真正崛起,歸化只是一個可選項,不能全靠外援續命,更要在青訓、聯賽機制、球員成長上下功夫,不能總想著“撿現成
這場歸化風波,既是布朗的利益博弈,也是中國男籃的選擇題,歸化不歸化,關鍵看誠意、看長遠,中國籃球想要突圍,還得靠體系和底子,外援可以救急,但不能當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