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軍貿市場炸開了鍋,美國空軍前腳剛宣布要放棄E-7A預警機項目,俄羅斯后腳就跟上,直接砍掉了研發十幾年的A-100預警機。再看看英法,英國老老實實買美國二手E-7A,法國直接從瑞典進口“全球眼”。曾經在預警機領域叱咤風云的老牌強國,如今齊刷刷退居二線,只剩下中國還在悶頭搞下一代空警-3000。這事兒乍一聽挺魔幻,但背后全是技術迭代的殘酷現實。
先說美國的E-7A,這玩意兒本質上就是個“拼湊貨”。當年澳大利亞搞“楔尾計劃”,用波音737機身加相控陣雷達整出個E-7,性能勉強摸到三代預警機門檻。美國本來瞧不上,但自家E-10項目黃了,只能捏著鼻子把E-7A改巴改巴當替補。平心而論,E-7A的雷達確實比老掉牙的E-3強不少,探測距離能到500公里,還能同時指揮24架戰斗機。可問題是,中國空警-3000直接玩起了四代技術,E-7A就算升級到頂,也就是個“三代半”水平,根本不夠看。更關鍵的是,美國算過一筆賬:等E-7A批量服役,空警-3000都能升級兩代了,花大錢買個過時貨,純屬冤大頭行為。
再看俄羅斯的A-100,那簡直是“爛泥扶不上墻”。從2004年立項到2017年首飛,再到2024年還在測試,這項目拖沓得讓人無語。雖說A-100用了伊爾-76MD-90A平臺,還裝了雙波段相控陣雷達,理論上能探測隱身戰機,但實際測試中,雷達性能根本達不到設計指標,最后還得靠老掉牙的A-50U撐場面。俄羅斯軍工本來就缺錢,再養著A-100這個“吞金獸”,不如趁早止損。說白了,A-100就算勉強服役,也只能跟中國淘汰的空警-2000掰掰手腕,面對空警-3000,連當靶子的資格都沒有。
相比之下,英法的選擇就現實多了。英國直接買美國E-7A,反正自家技術斷檔,與其費勁研發,不如搭個順風車。法國更絕,一邊從瑞典進口“全球眼”替換老掉牙的E-3,一邊買美國E-2D艦載預警機,徹底放棄自主研發。這倆老牌帝國淪落到靠進口預警機撐場面,說出去確實丟人,但也是沒辦法的事——預警機研發燒錢又燒技術,他們既沒那個財力,也沒那個心氣了。
反觀中國,從空警-1號的“半成品”,到空警-2000的一鳴驚人,再到空警-500的批量列裝,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別人半個世紀的路。現在的空警-3000,直接跳過三代大型預警機,用運-20B平臺搭載戰略級雷達,專門針對隱身戰機和超視距作戰。更狠的是,這玩意兒還沒正式服役,就已經把美俄的下一代預警機計劃逼到墻角——美國不得不轉向天基預警系統,俄羅斯只能抱著A-50U修修補補。
不過,咱們也別高興得太早。空警-3000再厲害,現在也只是在測試階段,真正形成戰斗力還得等兩年。而且,美國取消E-7A,不代表放棄預警機,人家只是把錢砸到六代機、太空軍這些更燒錢的項目上。俄羅斯雖然放棄A-100,但手里還有A-50U的升級方案,短期內還能湊合著用。更關鍵的是,中國目前只有4架空警-2000,數量上還是短板。要是哪天周邊局勢緊張,這點家底根本不夠用。
說白了,預警機這事兒,表面上是技術競爭,背后其實是國力的較量。美國能任性地取消E-7A,是因為人家有衛星網、六代機這些后手;俄羅斯被迫放棄A-100,是因為經濟拉胯,玩不起燒錢游戲。中國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和不計成本的投入。但未來的路還長,空警-3000只是個開始,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美俄的圍追堵截中,守住這來之不易的領先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