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蔣菡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受南海季風爆發和副熱帶高壓北抬共同影響,我國華南地區極易出現持續性、大范圍的集中降雨過程,易引發珠江流域性洪水,俗稱“龍舟水”。
5月23日,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在“抗旱保灌及龍舟水防御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上介紹,據預測,今年“龍舟水”期間,副熱帶高壓面積略偏大、強度略偏強,南海夏季風暴發略偏晚,珠江流域降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其中西江接近常年,北江、韓江略偏多;珠江流域大部氣溫偏高,強對流活動旺盛,局地暴雨多發頻發;北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西江、韓江可能發生超警戒洪水,暴雨區內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水利部堅持防住為王,堅持預防為主,全力做好“龍舟水”防御工作。
據介紹,今年以來,全國降水總體偏少但分布不均,強降雨過程偏多。截至5月22日,全國平均降雨量138毫米,較常年同期的155毫米偏少11%。降水分布不均,長江、黃河、淮河、珠江、太湖流域較常年同期偏少2~4成,海河流域、松遼流域較常年同期偏多1~3成。全國發生強降雨過程9次,較歷史同期多1次。
我國今年入汛日期為3月15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的4月1日偏早17天。入汛以來,全國大江大河汛情總體平穩,當前,主要江河水位較常年同期總體偏低。受局地強降雨影響,共有3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2.01米,其中2條中小河流發生超保洪水,最大超保幅度1.21米,目前大部河流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4月下旬至5月下旬,由水利部領導、總師帶隊,赴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開展汛前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以“一省一單”形式反饋有關單位,督促扎實整改。
據了解,截至5月20日,4257處納入水利部統計的重點水毀修復項目已修復3934處,修復率92.4%,其余項目將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