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幾天看了好幾場院校的畢業展演,我也一直在思考,花這么大的精力去辦一場秀的價值在哪里?因為這些學生的作品,并不完美,有的裙腰還露著定位線,西裝袖口別著改版紙條,模特試裝時甚至需要設計師親手按住晃動的裝飾扣。那展出這些“殘缺”的設計,意義是什么?
商場里的衣服總是追求標準化的完美,而學生的設計常常帶著"怪點子"。比如給羽絨服加上可拆卸的拖尾,把西裝口袋做成透明塑料的,這些在品牌總監看來"賣不出去"的設計,其實是年輕人對穿衣方式的探索,他們正用布料嘗試著表達"衣服為什么一定要這樣穿"的疑問。
工廠生產線講究效率,但學生的作品里總藏著天馬行空的實驗。有人把外賣塑料袋壓成防水布料,有人用舊鍵盤按鍵當紐扣。這些看起來不實用的設計,就像科學家實驗室里的試錯記錄。當服裝公司忙著計算成本時,學生們忙著給 運動鞋手繪卡通圖案,把牛仔褲剪成鏤空拼貼畫。他們不會計算多做這一步會多出多少時間成本、工藝成本,只是覺得“我喜歡這樣”。
老師常說的"版型有問題"、"比例不協調",換個角度看其實是創意的印記。這些略顯生澀的作品保留著未被商業打磨的棱角。說不定某個夸張的立領設計,過幾年就會出現在時裝周上——那些現在被吐槽"不現實"的創意,也許正是未來的潮流預告。
正如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的發布主題“經緯之外”想傳達的理念,時尚其實從沒有條條框框,是我們用商業規則為它套上了枷鎖。而恰恰是學子們那些帶著線頭、改來改去的作品,守住了設計最寶貴的東西:不是為了討好市場,而是真誠地表達"我覺得衣服可以這樣有趣"。就像青春總會有莽撞和失誤,但那份純粹的熱忱,才是最動人的時尚宣言。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以“服飾文化傳承和生態可持續設計”為核心,通過34個系列百余套作品構建傳統與未來、經典與潮流的對話。設計師深度挖掘苗繡、香云紗染整等非遺工藝,或用多彩布條拼接于袖口,或以立體裁剪塑造花朵,或將手工扎染紋理與生態環保面料相結合,凸顯“農工藝跨界融合”特色,形成了從文化基因提取到可持續技術落地的完整創新鏈。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經緯之外”主題發布打破常規設計范式,以解構主義重塑服裝語言。學生通過創新的剪裁手法、獨特的拼接方式或前衛的設計概念,直觀詮釋“突破經緯”的設計哲學。
廣州新華學院
此次展演以“新境華章織就未央”為主題,從色彩的巧妙搭配到面料的創新運用,從剪裁的精致考究到細節的獨具匠心,這些作品如同華美的樂章,編織出一場視覺與創意的盛宴,為時尚界注入了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新生力量。
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會立即處理
最后,相信很多細心的小伙伴已經發現,
▲Gucci中了巴黎世家的毒?前巴黎世家創意總監還未上位,就已經為Gucci配好鍋底了|Gucci 2026早春度假系列
▲流行色 | 2025春夏穿清新脫俗的水晶藍(Aqua),軟糯糯,水嫩嫩的~
▲女神破碎感拉滿~液態金屬、樹脂成為女性流動的軀體,綻放的金屬花卉和施華洛世奇水晶沖破次元壁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