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
藍色光伏板下黃芩吐綠,
興安盟的風機群與草原共舞……
內蒙古大地上,
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答卷。
近日,小新隨
“走進新國企·中廣核青山綠水行”
融媒體采訪團來到內蒙古,
走進中廣核新能源項目地,
一起解鎖這場
“生態+能源+產業+教育”的綠色革命
背后的奧秘!
綠色發展:
荒漠中的“治沙+發電”新融合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實踐中,
生態治理與清潔能源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
正在崛起。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
中廣核6座光伏電站如藍色海洋般鋪展,
通過創新采用
“板上發電、板下修復、
板間種樹、治沙改土”的
立體化治沙方案,
3.4萬畝沙丘披上綠裝,
植被覆蓋率從不足15%飆升至65%。
如今,
這片曾經的“死亡之海”生機盎然,
光伏板下綠意涌動,
生態與經濟協同增效。
▲建設中的中廣核防沙治沙與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
與此同時,
在科右中旗和突泉縣的廣袤土地上,
中廣核正加快推進
防沙治沙與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建設。
該項目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目前有效治沙面積已達15萬畝,
創新采用“農光牧光”模式,
通過種植苜蓿、羊草等
多年生耐鹽堿植物,
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的
循環經濟,
帶動了當地綠色產業的發展,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實現了生態治理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創新發展:
從“追風逐日”到技術高地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正不斷激活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動能。
在興安盟的遼闊草原上,
701臺風機組成的“風電大軍”正晝夜運轉。
這是中廣核興安盟300萬千瓦
革命老區風電項目,
2023年底投產時就刷新紀錄,
成為當時我國在運最大的陸上風電基地,
年發電量可達100億千瓦時,
預計全壽命周期對興安盟地區稅賦貢獻
超過50億元。
這個項目藏著不少“首個”——
全國首個通過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消納的新能源項目,
讓草原風電能跨千里點亮遠方;
我國新能源行業首臺1000兆伏安/500千伏
三相一體主變壓器,
像“超級心臟”一樣穩定輸電;
2022年拿下全球卓越項目管理大獎銀獎,
更是讓世界看到
中國新能源工程的“硬核實力”。
從沙戈荒到綠電糧倉,
這群草原上的“大風車”
不僅轉起了清潔能源的浪潮,
更用技術創新
為革命老區的振興插上了翅膀。
協調發展:
全產業鏈激活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
是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關鍵鑰匙。
在興安盟,
中廣核搭起 “綠色戲臺”,
把主機、葉片、塔架等
風機制造全產業鏈企業 “請” 進
興安盟風電裝備制造創新示范產業園。
如今,
這里累計生產總值超131億元,
創造稅收6億元,
已解決當地就業1000余人,
清潔能源的 “鏈式反應” ,
正讓興安盟的產業結構和百姓生活
一起 “煥新蝶變”。
▲阿爾山低碳能源特色小鎮
作為產業協同的生動實踐,
中廣核在阿爾山市
同步推進綠色低碳項目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約1.94億元,
分三期建設,
通過阿爾山口岸“煤改電”清潔供暖等
低碳能源項目,?
投運新能源路燈、?
新設智能站牌和充電樁等低碳交通項目,
白狼林俗小鎮改造等低碳建筑項目
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
預計年等效減排二氧化碳超3000噸,
將助力阿爾山成為我國北方高寒地區
首個低碳能源特色小鎮,
為邊疆城鎮轉型提供可復制方案。
共享發展:
億元校舍托起草原少年未來夢
當優質教育資源在草原扎根,
一座現代化校園拔地而起,
便是踐行共享發展理念的鮮活寫照。
讓教育公平的希望之光
照亮每個孩子的追夢之路,
走進烏蘭浩特市白鷺學校,
藍白相間的教學樓在陽光下格外亮眼,
標準化運動場上孩子們奔跑歡笑,
教室里傳來朗朗書聲……
這座由中廣核捐資1億元建成的
現代化校園,
正成為1523名孩子追逐夢想的起點。
學校不僅配齊了
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硬件設施,
還專門開設3個“白鷺班”,
中廣核累計投入252萬元,
為孩子們定制了
獎學金、研學活動和學習禮包,
中廣核正用教育幫扶,
為小“白鷺”們鋪就了一條
通向更廣闊天地的路。
開放發展:
以清潔能源驅動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
開放發展成為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清潔能源領域通過創新驅動與模式優化,
為國資央企“走出去”提供了樣本。
▲巴西TN180兆瓦風電項目
中廣核在巴西建成的
多個風電項目,
帶動風機產業鏈出海,
將合作共贏理念深入到企業發展;
在南部非洲投資建設的湖山鈾礦,
是中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
▲納米比亞湖山鈾礦
在中亞建設的中哈核燃料組件廠,
推動哈薩克斯坦實現了
產業鏈向高端轉移;
在馬來西亞建成東南亞規模最大的
氣電項目EMPP電廠,
可滿足馬來西亞半島11%的電力需求……
▲馬來西亞EMPP電廠
中廣核的海外實踐,
是開放發展的生動縮影,
彰顯了中國企業在全球經濟合作中的
擔當與作為,
正為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荒漠到綠洲,
從風車到校園,
從國內到海外,
中廣核以綠色發展筑牢生態屏障,
以創新驅動激活清潔能源動能,
以協調發展激活區域經濟,
以共享發展點亮教育幫扶之路,
以開放發展帶動產業鏈出海,
這是國資央企
對新發展理念的系統踐行,
更是以產業賦能的責任擔當。
———— /
責任編輯丨陳婷
校對丨龍旭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