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賴清德在“執政”周年講話中高喊“團結”時,島內民眾看到的卻是另一幅場景:短短72小時內,國民黨80位人士被約談、13人遭羈押,罪名竟是“偽造罷免提議文書”。
這場精心策劃的“司法大戲”,給臺灣省的政治生態帶來了罕見的寒流,面對政治清算的屠刀,臺灣地區社會還能否尋到和解的路口?當“倚美謀獨”的謊言撞上關稅壁壘的現實,誰在真正守護臺灣的未來?
一、賴氏“政治圍獵”:和解假面下的權力絞殺
“這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禮拜?!眹顸h立委羅智強在記者會上痛斥,司法系統已淪為“執政黨的打手”。賴清德當局借“罷免舞弊”之名展開大規模約談,實則劍指在野黨民意代表。被羈押的花蓮縣民政處長明良臻,正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的嫡系,而臺南市黨部遭突襲搜查,更印證這場風暴的精準打擊特性。
耐人尋味的是,民進黨內部涉及光電弊案、疫苗采購黑幕的官員卻安然無恙,雙重標準的政治操作暴露無遺。
這種“選擇性辦案”背后,是賴清德對立法機構控制權的瘋狂攫取。民進黨雖執政卻未掌握“立院”多數,51席對在野聯盟59席的劣勢,使其推動“臺獨”議程屢屢碰壁。
從去年查辦柯文哲到今年鎖定國民黨,賴當局正試圖通過司法手段重塑政治版圖。臺北政壇觀察家指出,這場“綠色恐怖”已超越陳水扁時期的“國務機要費案”,演變為系統性政治清洗。
二、經濟絞索下的政治豪賭
當賴清德在“國安會議”上大談“抗中保臺”時,高雄港的貨輪正因美國加征35%關稅而銳減三成。臺積電被迫赴亞利桑那州設廠,帶走的不只是3納米技術,更是臺灣經濟的主動脈。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臺灣中小企業倒閉率同比激增42%,失業率攀升至4.1%,創15年新高。這些冰冷數字,撕碎了賴當局“經濟脫鉤”的美麗謊言。
美國《華爾街日報》尖銳指出:“臺灣正從硅盾變成經濟人質?!辟嚽宓乱詾榘恋摹芭_美21世紀貿易倡議”,換來的卻是農產品關稅壁壘和軍購天價賬單。更諷刺的是,當臺積電工程師在鳳凰城遭遇文化沖擊時,華盛頓卻將28家臺灣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這種“割肉飼虎”的慘痛代價,讓島內民眾看清“倚美謀獨”的本質——不過是政客的私人投名狀。
三、促統聲浪中的政治突圍
“把同胞綁上戰車的政客,終將被歷史碾碎?!焙樾阒诤贾輧砂肚嗄暾搲系陌l言振聾發聵。這位“小辣椒”打破政治禁忌,直言“統一是臺灣最佳出路”,其率領的民間代表團三個月內三度“登陸”,在農漁產品通關、臺胞證便利化等領域促成18項協議。
相較于馬英九的“模糊路線”,洪秀柱的“直球對決”贏得大陸輿論點贊,更在島內青年群體中引發“我們究竟要什么未來”的反思。
與此同時,臺中市長盧秀燕的“北上突圍”引發政治地震。這位被稱作“藍營一姐”的女將,以解決桃園機場第三跑道征地糾紛為突破口,聯合6縣市組建“中部發展聯盟”,三個月內將民意支持度拉升11個百分點。
她巧妙避開統獨泥潭,聚焦“一例一休”改革、電價凍漲等民生議題,在民進黨鐵票倉高雄竟收獲28%支持率。政治學者分析,盧秀燕的“非典型路線”正在重塑藍營政治生態,其2028年問鼎大位的態勢逐漸明朗。
四、歷史十字路口的臺灣抉擇
賴清德強推“軍事審判制度復辟”,從將漢人改為“其余人口”的文化清洗,到把大陸配偶打成“滲透分子”的荒謬指控,這套“去中國化”組合拳正把臺灣推向深淵。但民進黨沒算到的是,其支持率在青年群體中已跌破三成,超過65%民眾認為“兩岸交流不應中斷”。
當黃國昌揭露賴辦秘書長潘孟安“準備三天仍未安排會談”的鬧劇時,當75位院士聯署譴責“綠色恐怖”時,當高雄漁民自發懸掛“要生存反脫鉤”橫幅時,臺灣社會正在覺醒。歷史反復證明,任何割裂血脈的陰謀終將失敗——12國與臺“斷交”、2758號決議獲181國支持的事實,早已昭示“一中原則”不可撼動。
結語:
賴清德的政治豪賭,終將湮滅在兩岸融合的浩蕩浪潮中。從洪秀柱的振臂高呼到盧秀燕的務實突圍,從臺南光電弊案的民怨沸騰到新竹科學園的產業出走,臺灣社會正用腳投票作出選擇。當“倚美謀獨”的泡沫破滅時,唯有回到民族認同的正途,才能解開經濟困局、重獲發展生機。畢竟,兩岸同胞血脈里的文化基因,遠比任何政治算計更堅韌持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