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圍、海王星軌道之外,發現了一顆潛在的矮行星候選天體 2017 OF201,其獨特軌道特征對引發廣泛爭議的“第九行星”假說構成了挑戰。
這顆天體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程思豪(Sihao Cheng)博士團隊發現,目前距地球約 90.5 天文單位(IT之家注:1 天文單位約為 1.5 億公里),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 90 倍。
該天體直徑約 700 公里,接近冥王星直徑的三分之一,具備矮行星的基本特征;其軌道近日點相當于地球軌道的 44.5 倍,遠日點相當于 1600 多倍,與冥王星的軌道相似,公轉一次約 2.5 萬年。
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 7 年間 19 次觀測數據確認,該天體屬于跨海王星天體(TNO),它的存在表明此前被認為存在于柯伊伯帶區域的空白實際上根本并不完全為空。
研究顯示,該天體可能曾受巨行星引力擾動被拋射出現有軌道。密歇根大學凱文?內皮爾評價稱:“這是個非常酷的發現。它的軌道延伸到太陽系邊緣,可能與其他恒星的引力作用同樣顯著。”
▲冥王星、海王星和 2017 OF201 的當前位置
2017 OF201 軌道特征并不符合當前支持“第九行星”假說的關鍵證據 —— 極端跨海王星天體的軌道集群現象。普林斯頓大學團隊成員埃里塔斯?楊指出:“這個天體明顯偏離觀測到的軌道集群模式。”
計算機模擬顯示,若真的存在“第九行星”,這類天體應在數億年內被拋出太陽系。程思豪表示:“現有數據尚不能終結爭論,但我仍希望第九行星存在 —— 那會讓故事更有趣。”
相關成果已于 5 月 21 日以預印本形式發表于 arXiv,IT之家附論文地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