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5月2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國企圖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發表談話。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近日發布指南,以所謂推定違反美出口管制為由,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包括特定的華為昇騰芯片。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剝奪其他國家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權利。
特朗普(資料圖)
中方強勢警告全球197個國家,如果誰敢配合美方對華為芯片打壓,那么就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國外長在北京會見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和的時候,提到中美貿易,必須尊重三個原則尊重和平共贏,中方一直遵循著原則做事,但是美方卻惡意打壓中國芯片,這種長臂管轄政策中方堅決反對。中方立場是堅定不容置疑的,而美國方面卻顯得格外的色厲內荏,看得出來華為推出的AI芯片昇騰真的令美國方面十分破防。
近日,美國商務部再度調整其芯片出口管制有關表述,其中提及“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規”。盡管后續其官網對個別字句做了修改,但“指南”本身的歧視性措施和扭曲市場本質并沒有改變。回顧美國出口管制法案的變化,不難發現,美國對芯片出口無論是“分級管控”“提示風險”還是“一概禁用”,不僅指向芯片產業,更意在遏制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
美國的這一行動并非孤立事件,自2020年起,美國政府通過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限制芯片制造設備出口、施壓盟友禁用華為5G設備等手段,試圖扼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2024年,美國進一步將38家華為關聯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并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禁止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為華為代工芯片。不過這些措施未能阻止中國技術進步,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額同比增長17.4%,達1595.5億美元,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芯片戰本質是科技治理規則主導權之爭,而美國的“芯片同盟”策略正遭遇反噬。歐盟、東盟反對經貿問題政治化,聯合國秘書長警示“全球經濟分裂風險”。比爾·蓋茨直言:“對華技術限制適得其反,中國芯片產業反而全速崛起。”歷史經驗表明,封鎖終成被封鎖者的催化劑。日本半導體產業曾在1980年代被美國打壓,如今中國以更強大的產業鏈韌性,正改寫劇本。正如黃仁勛所言:“中國AI人才占全球半數,封鎖只會激發其斗志。”
新加坡優勢研究咨詢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張帆也指出,中國AI專才人數自2016年起便超越美國,多出約1.5萬人,且領先優勢持續擴大。在模型層面,DeepSeek憑借開源策略迅速縮小差距,技術實力逼近美AI公司OpenAI所代表的全球主流前沿。中國對數據的掌控能力也不斷擴大,握有更大自主權。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均已經與華為公司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背后是華為昇騰的性能以及逼近英偉達的H100,而價格只是它的三分之一,中國AI芯片正在走出國門。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人的后怕和讓步,還在于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實際上,中美在關稅戰的時候,中方對稀土出口的管制越來越嚴厲,出口商每出口一批稀土都必須辦理一個許可證,而且這個許可證,只能用于這批稀土的出口。不僅如此,出口商還必須如實提供稀土的實際用戶的信息,也就是終端客戶的信息。中方建立的稀土出口的電子記錄和追溯系統,可以追蹤到稀土產品的最終用途。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對美國的軍工企業、科技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航天領域、半導體領域影響非常明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