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互聯網以后,除了沒見過鬼以外,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見過了,總之一句話可以形容,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
2025年5月2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曝光,一村民癱瘓在床15年被陌生人追債2萬6。
都已經癱瘓在床15年了,怎么會欠了別人2萬6呢?更離譜的是,對方手里還有借條。
事情發生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當地一位村民胡某青已經癱瘓在床15年了,2010年的時候,因為中風被送到醫院,并且因為病情嚴重進入ICU。
而借條上的時間剛好就是胡某青進入ICU的時間,一個躺在ICU里的人怎么可能跑到上百里之外找人借錢呢?
當胡某青的妻子黃女士接到法院的傳單以后,立馬就蒙圈了,丈夫什么時候借的這些錢,這簡直是太離譜了。
一審法院宣判,胡某青敗訴,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異議的話,等待法院判決生效后,胡某青就必須償還這2.6萬的債務。
黃女士無法接受,提出了上訴,但是上訴還沒有開庭,債務的出借人朱某就表示,是自己的律師告錯人了,欠自己錢的不是癱瘓在床的胡某青,而是當地的一位輔警,這位輔警目前也已經離職了,朱某也已經撤訴了。
事情一下出現了大反轉,這樣一來,事情就徹底鬧大了,要說別的事情能搞錯,欠債人是誰?難道出借人不知道嗎?
更何況,法院的一審宣判已經出來了,這樣的事情豈能是說告就告,說撤訴就撤訴的,必須要查個水落石出。
按照朱某的說法,自己把這件事情全權委托給了律師,廣東華商(贛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袁榮軍代理了這起案件,也就是這位袁大律師搞錯了借款對象,弄出了這樣可笑的事情。
法院查清事實之后,贛州市經開區法院院長就一審錯誤判決向黃女士誠懇道歉。因為法院的判決失誤,給當事人帶來了那么大的麻煩。
司法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鄭重表態,出借人朱某聘請的律師袁榮軍會被司法懲戒,說來說去,袁榮軍才是這起錯判案件的罪魁禍首。
身為一名律師,在沒有弄清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就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還搞錯了借款人,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能被原諒的。
當然了,也有人質疑,律師搞錯了借款人的信息沒問題,那一審法院的法官呢,難道法官不用核實當事人的身份嗎?
要知道,雖然兩人是同名同姓,但是身份證號肯定是不相同的,既然不是同一個人,那么,法院一審宣判的依據是什么呢?
這件事情被傳到網上后,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成為輿論的熱點話題,引起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一位來自上海的網友表示,法院做測試道歉就可以了,老百姓做錯事了,就要判刑,這是什么樣的邏輯呢?
像這樣的錯判案件,難道主審法官不用負責任嗎?
一位來自四川的網友在評論區發出了靈魂拷問,如果當事人胡某青當時不在ICU,就沒有了不在現場的證據,是否就坐實了判決呢?
當然了,也有一位福建的網友為法官鳴不平,認為評論區噴法官的都是一群法盲,欠條上沒有身份證號碼,律師查詢被告身份證號碼查錯人,說白了也是律師的責任,法官怎么知道這人是不對的人呢?
看得出來,這位福建的網友對于其他人指責法官的事情,非常的憤怒,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按照這位福建網友所說,法官是沒有任何錯誤,那么,一審法院的院長為什么要道歉呢?
沒有犯錯還要道什么歉呢?道歉就證明在這起案件當中是肯定存在錯誤的,沒聽說過哪個公職人員,因為沒錯,就給別人道歉的,更何況,對方還是法院的院長。
在這里也想咨詢一下專業的人士,這起案件當中,法院的主審法官是否存在錯誤和問題呢?這起事件,法官會被追究責任嗎?
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