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開播,古裝權謀劇的烽煙再次燃起。
藏海(肖戰飾)與梅長蘇(胡歌飾),兩位跨越不同時代的“權謀玩家”,就這樣在觀眾視野里相逢。
一位背負血海深仇,在權力旋渦中步步為營,是《藏海傳》中的“藏海”。
一位算無遺策,于陰詭朝堂間翻云覆雨,是《瑯琊榜》中的“梅長蘇”。
同樣是在“小鮮肉”的年紀演繹權謀之士,到底誰更勝一籌?
誰的演技碾壓眾人,誰又被低估了?
把兩人放在一起對比,差距顯而易見。
肖戰《藏海傳》
開播前聲勢浩蕩,開播后熱度高漲!
鄭曉龍與肖戰,實力派與流量派的強強聯合,注定這部《藏海傳》不簡單。
自從去年消息一出,不少觀眾便開始漫長地等待,那叫一個“抓心撓肝”。
鄭導手握《甄嬛傳》《金婚》等王牌作品,發揮一向穩定,無須擔憂。
可肖戰能否擔起這項重任,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路人對他印象大都停留在“227事件”!
由于不滿網站發布的同人文,粉絲進行大規模投訴行為,導致小說暫停、網站下架。
事后,肖戰也并未及時制止與澄清,影響面很大一度被指責為“失格偶像”。
經過一系列作品輸出,好不容易挽回一些路人緣。
而這次,如果演技翻車,想必逃不過網友的口誅筆伐。
果然,口碑兩極分化,有人“捧上天”,有人“瞧不上”!
前者認為哥哥顏值在線、演技帶感。
把“藏海”隱忍與果敢的兩個面,詮釋得恰到好處。
后者則認為演技被高估,與“權謀之士”的人物設定相差甚遠。
靜下心來看幾集后,會發現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比起從前“有氣無力”的原生臺詞,這一次,肖戰明顯進步不少。
講話時鏗鏘有力、抑揚頓挫,極具壓迫感。
“我命不該絕”幾個字,從他嘴里說出時,會有心頭一震的感覺。
眼神一如既往地清澈,行走間頗有翩翩公子溫潤如玉的氣質。
但是!
劇中的“藏海”,有著“復仇者”與“守護者”的雙重身份。
童年滅門,背負血海深仇,平靜之下應該是對仇恨的執念。
他可并非什么白紙,而是偏向于《慶余年》中的言冰云,角色核心是“忠誠”與“謀略”!
復雜政局下,能夠全身而退,把遇到的人變為手中棋子,暗藏城府與算計。
肖戰呢?
渾身上下散發著天真爛漫的傻白甜氣質,不像是“利用他人”,反倒像是“被利用”的那一個。
雪白的一張臉,缺少內容。
尤其在與瞿蛟的對峙中,黃覺一雙眼神犀利兇狠,直擊靈魂,讓人瑟瑟發抖。
他這邊反應平淡,把“以不變應萬變”的準則堅持到底。
爆發戲時,瞪大眼睛、直盯對方,活脫脫一氣鼓鼓的小孩。
有一集中,面具人找上門,詢問“藏海”是否還記得那樁血海深仇。
他乖巧回答,全程淡然,有一種在講述別人家故事的錯覺。
面對的是敵人,尚可以理解,關鍵在于全是自家人。
到了展現壓抑情緒的時候,是那種隱藏多年的傷疤再次被揭露得錐心疼。
過于追求“公式化”,反而顯得生硬,缺少的是不可言說的故事感。
真正的權謀戲,往往是“全劇無蠢人”,高智商與高智商之間強強對決,互相利用。
幾分真情、幾分假意,只有自己清楚,就連主角自己,也只是險勝。
而肖戰把“大聰明”硬生生演成了“小聰明”,適合與女主張婧儀單獨拍一部古偶劇。
在一眾老戲骨面前,還是太嫩了點。
同樣是“權謀男主”,來看看胡歌是如何詮釋的。
胡歌《瑯琊榜》
“藏海”是由個人復仇帶動的正義求索。
“梅長蘇”心中的家國大義高于個人恩怨。
不同的利益驅使,卻是同樣地擅長權謀術,在各位大佬之間游刃有余,身處于水深火熱的境地。
“梅長蘇”大病一場后,身體不堪,所以總是一副柔柔弱弱的樣子。
看似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實際虛與委蛇,善用陽謀,手段相當高明。
善是真的,狠也是真的。
當胡歌咬著牙說“既然我活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那一刻,他就是“梅長蘇”。
閃過的幾個鏡頭,情緒錯綜復雜,有隱忍,有狠辣,也有恨意。
面對“霓凰”的聲聲質問,險些就要破防,那種想說不敢說、想認不敢認的糾結,被一下子演繹出來。
笑中帶淚的經典場面,放在至今,仍是經典。
臺詞的專業度上面,他可能不如肖戰。
胡歌側重的是娓娓道來的訴說感,瞬間把觀眾拉入情境之中,極具感染力。
“你知道我這雙手,以前也是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可是現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里攪弄風云。”
遺憾、不甘、戲謔,多重情感集于一身。
在今看來,胡歌并非單純“演角色”,而是以自身閱歷與理解,賦予“梅長蘇”血肉與靈魂。
恰如劉奕君在采訪中點評的那樣:“他是在找人。”
片場不拍戲的時候,以“梅長蘇”狀態示人,不會嘻嘻哈哈,隨意和朋友打鬧玩笑。
在他這里,自己與角色已然合為一體。
許多人不知道,電視劇大結局“梁帝”下跪那場戲,是丁勇岱的即興發揮!
在胡歌的刺激下,他沒忍住情緒爆發,直接跪倒在地。
這一跪,把君王悔恨、落魄等情緒,全盤托出。
事后,有導演認為帝王下跪,有所不妥。
于是,連拍兩遍,但最終,還是選擇下跪那一條。
事實證明,好演員之間可以擦出不一樣的火花,提高創作激情。
這部劇,順利成為胡歌在車禍后的“重生之作”。
提名、獲獎,榮譽加身、追捧不斷,迎來事業又一巔峰。
名與利迅速涌來的同時,不忘初心、戒驕戒躁,實屬難得。
難怪被前輩們夸夸不斷,視為優質偶像代表。
結語: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有人欣賞“藏海”的格局,也有人理解“梅長蘇”的隱忍。
一百個讀者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喜好不同罷了。
都說,肖戰是在復制胡歌的成名之路。
殊不知,在演員的世界里,最終打動觀眾的,永遠是角色本身的生命力,而非 “誰復制了誰” 的標簽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