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嗎?以前你擔心寵物糧里有沒有真肉,現在你得開始想:里面有沒有“真蟲子”!
對,就是那種小時候翻土花盆時看到就“雞皮疙瘩起一身”的小東西。
雖然聽起來像個整蠱玩笑,但在歐洲,它已經不是黑科技,而是越來越多“環保鏟屎官”的正經選擇。
昆蟲蛋白,真不是腦洞,而是現實
派食記(PetFoodie.CN)發現,在法國、德國和比利時,越來越多的寵物食品公司開始推出“蟲糧”——用黑水虻、黃粉蟲等蟲子,打成粉,做成狗糧貓糧。它的賣點:“低碳、低過敏、高蛋白”,聽起來就像寵物糧界的“豆漿拿鐵+燕麥奶”組合。
這事兒咋來的?
其實最初,昆蟲蛋白不是給狗貓吃的,是想替代水產養殖的魚粉。但魚粉又便宜又成熟,蟲子價格打不過,于是商家一拍腦袋:那就轉戰寵物市場吧。
你家貓挑食?試試蟲蛋白;你家狗有皮膚問題?試試低過敏的蟲蛋白;你環保到連洗澡水都回收?那更該支持蟲糧。
于是,一小撮環保型寵物主就成了昆蟲糧的忠實粉絲。
但是!它在歐洲也沒火成“主流”
別看歐洲開始養蟲、炒蟲、喂蟲,數據上這仍屬于“邊緣人”。
當前,歐洲市場傳統寵物食品(由肉類、植物副產品或谷物制成)仍占據99.5%以上的市場份額(來源:POLITICO)。
為啥?因為也有不少爭議,派食記(PetFoodie.CN)總結了以下幾點:
養蟲成本高,要保持高溫高濕,能源消耗不低;
歐盟禁止用餐廚垃圾養蟲,養蟲反而用的還是可喂豬牛的糧;
所謂“低過敏”缺乏足夠科研支撐,一些環保組織也持懷疑態度。
更現實的是:蟲糧貴,而且有些貓狗真不愛吃。
你家狗可能還以為你給它喂的是抓漏網之魚的“蟲蟲特餐”,一臉懵。
所以,歐洲目前是“理想很美好,現實還在磨合中。”
昆蟲寵物食品,你怎么看?
對于寵物食品圈而言,“蟲糧”其實提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啟發角度:
01
01 關注“寵物食物的可持續”
別看現在寵物糧主打“肉肉多、看得見”,但未來幾年,隨著環保議題升溫、飼料原料價格波動,像“副產品利用、昆蟲蛋白、植物蛋白”這些新蛋白質來源,可能會慢慢進入市場。
想象一下,未來一款“中國制造”的寵物糧,可能是這樣寫的:
“由黃粉蟲+蠶蛹+豆粕+藜麥混合而成,既綠色低碳,又適口性極佳。”
現在聽著還像段子,五年后可能就上電商平臺爆款了。
03
02 “挑食、過敏、腸胃敏感”的寵物越來越多,蟲蛋白是個備選項
無論哪里的貓狗,不分國籍,其飲食結構越來越像人類,“高端過敏體質”的貓狗比比皆是。看看那些昆蟲蛋白的寵物食品,賣點基本也是那一套“低過敏、高消化率”。
所以呢,對養著雪納瑞、法國斗牛犬、布偶貓這種“嬌氣”品種的家庭來說,有沒有可能蟲糧可能真是“換糧時的應急選項”?
02
03 未來的狗糧,會越來越像“人類食品界的健康餐”
想象一下,未來的寵物食品柜:
狗糧:蟲蛋白+益生元+膳食纖維
貓糧:蟲蛋白+水解魚肉+抗氧化成分
零食:蟲蛋白能量棒、貓咪蛋白啫喱凍……
蟲糧這事,我們要不要跟?
目前來看,“全民喂蟲”還不現實,主要卡在兩點:寵物適口性、消費者接受度。
但就像最早沒人相信“植物肉能替代漢堡”,現在金拱門和開封菜家都賣素漢堡了。蟲糧說不定也會悄悄地,從小眾圈子進駐大市場。
所以,派食記覺得大家要有意識地開始關注這些“另類蛋白”選項——不是立馬讓你家狗貓上“蟲蟲套餐”,而是當你遇到換糧困難、寵物過敏、環保訴求的時候,心里知道還有這么一個方向在發芽。
畢竟,養寵這事兒,不只是“喂飽”,更是“喂得明白”。
派食記(PetFoodie.CN)覺得,“蟲糧不是科幻,它只是寵物餐桌上的一塊新拼圖。而我們中國的寵物主人,可能也會慢慢變成愿意拼圖的人。”
關于派食記
聚焦寵物食品領域,專注原創分享現象、數據和洞察的《派食記》(PetFoodie.CN)由《牧食記》(AgriPost.CN)團隊再次攜手中國農業大學校友于2022年中創辦,基于團隊在動物蛋白領域的多年深耕和資源積累,致力于為寵物食品產業的利益相關方提供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的公關傳播、品牌營銷和策略咨詢服務。通過傳播矩陣,《派食記》為寵物主與寵物食品企業搭建一個增進雙方了解的橋梁,實現為愛寵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食品。
版權聲明:派食記PetFoodie.CN專注寵物食品產業傳播與研究|現象 數據 洞察;本站原創內容,未經書面許可,謝絕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請聯絡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