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懂王對金色總有一種莫名的癡迷——
名下產業,特朗普大廈和國際酒店,外墻一片金碧輝煌,內里裝修富麗堂皇;
個人IP周邊,球鞋、川普幣也是金色的,前不久還推出500萬美元一張的移民金卡;
重新入主白宮后,對橢圓形辦公室一番爆改,金色落地窗簾、鍍金浮雕、鎏金鏡框等等,無一不突出其獨特的“黃金審美”。
于是,美國“鐵穹”防御體系,也順理成章變成美國金穹,與特朗普的“黃金時代”政治敘事極度匹配。
改名為金穹,當然還有另一層含義。
在他看來,以色列鐵穹是美國協助建起來的,如今美利堅要打造比以色列更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自然要取一個更高級的稱呼,省得全世界說他抄襲、炒冷飯。
早在今年1月,特朗普就簽署了行政令,要啟動建設全方位導彈防御系統,到了5月份以白宮名義落實,一個是走一下過場,另一個順帶向全世界宣布,他要動真格了。
先介紹一下被特朗普視為國之重器的“黃金穹頂”。
這是一套以天基攔截系統為主,結合海陸現有防御體系形成的多層導彈攔截網絡,范圍覆蓋美國本土。
特朗普放下豪言,能夠攔截從全球任意地方,乃至太空對美發射的導彈,甚至能做到敵方剛發射,即可完成擊落。
沒人比特朗普更懂超視距作戰了,所以美國金穹也被稱為“星球大戰2.0”。
1.0版本由里根總統在1983年提出,是專為攔截蘇聯導彈設立的戰略防御計劃,由于受激光武器能需過高、傳感器精度不足、核攔截技術落后等技術限制,宏偉計劃最終流產。
雖然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被證明不可行,但時隔40年,美國在導彈防御、衛星技術方面的發展今非昔比,星球大戰2.0或許真有搞頭?
難度系數依然接近不可能。
先不提太空防御的可行性,單就海陸這塊,迄今為止,美國尚未真正建成過能覆蓋全國的有效導彈防御系統。
其實繼星球大戰后,美國又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克林頓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不過僅能防御短程導彈;
小布什主導建立陸基中段防御系統,采用的GBI攔截彈射程倒是有5000公里,理論上能覆蓋北美大陸,但多次試驗,攔截效率最多只有50%,所以被稱為"拋硬幣式防御"。
地基防御階段都沒搞好,特朗普直接跳過這一步驟,布局天基系統,有點未學會走路便挑戰百米沖刺的既視感。
需要注意的是,金穹計劃的核心天基攔截器,目前還停留在PPT階段。
就算早有成品,全美軍工企業改行生產攔截系統,周期起碼也要數年,進入實戰部署則需要更長時間。
美國部署薩德系統,用了約20年,“宙斯盾”系統前后耗時30年。按照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估算:“哪怕一切順利,‘金穹’也要到2035年才能初步形成戰斗力。”
而特朗普下令,金穹計劃必須在他卸任前完成,也就是在三年內迅速完成由研發到生產,從實戰測試到全局布置的所有階段。
最令美國人無奈的一點,大統領把金穹吹上了天,可實戰性非常令人擔憂。
來自中東的鐵穹就是實錘例子,以色列總是吹噓鐵穹防御體系有多厲害,攔截率沒有100%也有90%,結果在遇到哈馬斯的密集火箭炮攻勢后瞬間抓瞎,攔截率跌穿30%。
美國國土面積比以色列要大400倍,指望一個連半成品都不是的系統,做到百分百攔截,確實比《一千零一夜》還要天方夜譚。
事實上,哪怕奇跡出現,金穹計劃真能按時竣工并完成部署,實用性依然不高。
從胡塞武裝打航母的案例就能看出來,哪怕美國防空導彈再厲害,造價始終高達200萬美元一發,拖鞋軍只用2000美元不到的無人機,就能成功一換一,效果等同印度陣風舍身抵擋霹靂-15E導彈。
因此,想破解美國的“無敵穹頂”,直接發動密集無人機攻勢就好,穹頂防不住,無人機就能長驅直進;防住了也沒關系,就當消耗其天價導彈群。
除消耗戰術外,更高級一點的是拆家戰術,就拿俄羅斯的“衛星拆遷隊”來說,努多爾反衛星導彈成本只有500萬美元,用來摧毀美國10億美元的衛星,只能說血賺不虧。
金穹越來越像個擺設了,不光受民主黨集體嘲諷,連共和黨內部也有人質疑其實用性,覺得不如把錢拿來升級“薩德”和“愛國者”系統更有意義。
對此,美國軍方回復道:“從沒見過有哪個項目,早期是不被大幅低估的。”意思是干中學唄,有問題邊實施,邊解決。
最大問題是,錢的問題怎么解決?初代“星球大戰計劃”在被取消之前,因為費用昂貴和技術難度大,都消耗了幾百億美元。
到了2.0增強版,耗費自然更高,特朗普給出的“金穹”總預算是1750億美元,看著比1.0版本多不了多少,以實際美元購買力比較,還便宜了。
但這不過是一份“縮水版”報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報告顯示,未來20年,計劃總耗資超過8000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的算盤挺響的,先把1750億美元落實了再說,一萬億國防預算,總要花出去吧。
真實狀況是,別說1750億美元,就連250億的啟動資金,由于和一項爭議性調解法案掛鉤,現在能否在國會通過都是問題。
另外,六月份還債期快到了,多出來的一大截利息仍然沒有頭緒,美聯儲也不是太樂意為美債兜底,目前美國的財政情況,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最好的方式是效仿里根政府的做法,找人分攤成本。懂王說加拿大迫不及待要加入計劃,并承諾會支付“應盡的份額”,目前就差談價格了。
加拿大的回復耐人尋味,表示正與美方展開“廣泛且具有建設性的討論”,就是不說錢的問題。翻譯一下,加入是可以的,但不想付錢,除非美國拿關稅優惠來換。
至于其他北約盟友,一片死寂,都懶得表態了。
給美國政府提個建議,其實它大可提前向美國人收取金穹系統使用費,搞個充10萬送3000,充1000萬送移民金卡的優惠;
或者推出“金穹包月套餐”,例如“基礎版可攔截無人機”“升級版可攔導彈”“尊享版能防核彈”,同時推出聯名周邊“MAGA攔截彈”,配上廣告詞:“訂閱即送特朗普幣,及‘永不言敗’戰靴一雙。”
這才是一魚多吃的頂級玩法。
在特朗普力排眾議正式啟動計劃前,五角大樓已經按照他的要求,提交了三份規模不同的建設方案,就等大統領拍板了。
從上一個任期雙方劍拔弩張,特朗普甚至派人去伊拉克查五角大樓的爛賬,到現在君臣同心,國防部對懂王惟命是從,一方面因素是特朗普終于大權在握。
另一方面是玩了一手大棒加紅棗,先通過政府效率部極限施壓,再用萬億國防預算案安撫民心,他總算收服了五角大樓。
現在金穹大禮包從天而降,五角大樓能撈上一大筆,自然積極配合,不管權威機構怎樣論證計劃有多瞎扯,美國國防部都將把總統意愿貫徹到底。
五角大樓沒意見,各大軍火商作為軍工復合體重要成員,更不會有異議,一片歡呼雀躍。
沒等預算批下來,他們已搶個頭破血流:
洛克希德.馬丁迅速推出“金穹解決方案”官網,以PPT和概念圖搶占輿論高地,加上有“薩德”反導系統的經驗加成,蛋糕肯定有它一份;
雷神主動升級“愛國者”導彈系統,還著手開發新型雷達,提前匹配金穹系統對高超音速武器的需求;
諾斯羅普.格魯曼,圍繞“金穹”成立了專項游說聯盟,加大預算通過概率。
上述是制導反導部分的爭奪,而作為計劃重中之重的衛星部分,原本馬斯克能憑借近水樓臺的優勢,獨攬大頭,可隨著特馬聯盟不歡而散,波音將有極大概率趁虛而入,從小馬哥手中搶下大蛋糕。
要真這樣的話,金穹離空中樓閣又成功邁進了一步。
畢竟Space X算是美國航空工業最可靠的一環,如果被波音接手,衛星不一定有機會到達太空,整個計劃也將陷入提前爛尾的尷尬局面。
不過老實說,計劃能不能成功,真不是特朗普考慮的層面,結果不重要,在過程中能獲得什么好處才是關鍵。
8000多億美元落實不了無所謂,起碼1750億能搞定大半,既能參與瓜分蛋糕,又牢牢掌控住五角大樓,還能緊緊維系和軍工復合體的利益關系,為中期選舉造勢,真是一舉三得。
至于把海量資金投放在不可能成功的金穹,以至于擠占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的開支,導致社會不平等情況加劇,懂王才不會去管,任期只剩三年多,又不能連任,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有件事值得一提,特朗普剛正式宣布“星球大戰2.0”,美元就又跳水了,三大指數齊跌,道指一瀉千里。
好嘛,白宮股神的新一輪造市運動來了。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