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5月24日,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5年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包括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在內的200余位與會者,為“十五五”美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
生態環境部部長、論壇主席黃潤秋表示,“十五五”時期是美麗中國建設承上啟下、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關鍵時期,將突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工作主線,強化“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導向,推動“十五五”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標志性成果。
5月24日,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5年會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圍繞“建言‘十五五’ 同筑美麗中國”這一主題,與會者各抒己見。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介紹,“十五五”時期是我國經濟增長由投資和出口為主的驅動,向創新和消費為主的驅動轉變的關鍵時期,綠色低碳的投資生產消費已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驅動力量。
劉世錦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的這五年,中國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驅動綠色轉型道路。“雙碳”目標有效引導了市場參與者和社會各界的長期預期,吸引了風險投資等大量的創新資源進入,最具創新活力的民營企業成為主要參與者。同時創新也帶來一個重要變化——將過去環保減碳和增長的關系轉變為相互支撐、協同共贏。
劉世錦建議,“十五五”的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要抓住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在供給側要加快新型電力系統的設計和建設;在需求側盡快向碳排放雙控的量化目標和機制過渡,把減碳的總量目標分解到各級政府、重點行業和企業,形成全面嚴格的減碳責任機制,這樣才能有效擴大低碳綠色產業的國內需求。
在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看來,我國結構轉型任務仍然很重。他介紹了一組數據: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為18%左右,但粗鋼、水泥產量和煤炭消費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3%、47%和51%。
“‘十五五’期間會經歷碳達峰階段,如何發揮好碳達峰牽引綠色轉型的這一過程十分關鍵。”賀克斌說,從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階段到2035年,我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能源的剛性增長需求也會給“雙碳”目標的實現帶來巨大壓力。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美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萬軍表示,“十五五”期間,環境治理、生態安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國際環境合作都處在轉型關鍵期,要著眼于美麗中國的長期進程來謀劃“十五五”目標任務。
萬軍提出,以美麗中國先行區引領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成果,從區域、省域、城鄉層面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首席科學家徐華清關注到,目前,碳排放雙控制度的落地面臨較大難度,高碳鎖定、高位達峰苗頭日益顯現。他建議,到“十五五”末,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力爭控制在“十四五”末的水平,這對于加快實施以強度控制為主,總量控制為輔的碳排放雙控制度尤為重要。
“美麗中國美不美,還是要看監測數據。”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首席科學家高吉喜說,美麗中國遙感監測指標體系正在研究出臺,旨在通過氣溶膠光學厚度、河湖生態岸帶比、河流彎曲度、植被綠度指數、生境完整性指數等多項指標,系統監測大氣、水、生態、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全面反映美麗中國的“顏值”與內涵。
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北斗看來,在政治環境新的復雜態勢下,生態環境議題正在成為全球政治舞臺的最大公約數,將扮演前所未有的彌合分歧、構建對話通道的非學術性角色。國際合作將成為生態環境科技事業的重要需求和現實機遇。
席北斗還指出,環境科技領域長期存在基礎理論和產業投入“兩頭翹”、應用性科研薄弱的特點,科研端缺少應用場景與數據,科研成果轉化效率普遍低下。他認為環保科技和產業亟需深度聯動融合,這在“雙碳”目標需求下更加重要。
對此,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壽偉光也表示,“十五五”期間美麗中國建設將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更需要發揮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產業化發展。
“生態治理工作僅僅靠財政資金和政策性資金的投入是不夠持續的。”壽偉光從金融支持的角度建議說,美麗事業和科技事業離不開耐心資本的長期陪伴,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注重應用場景培育。特別是關注技術路線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對已經完成0-1、在1-100快速產業化過程中的技術,要堅定給予支持,并在投后管理中,以應用場景培育作為重點,做好資源導入,順應市場機制,使更多綠色產品和技術投入到市場應用,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美麗中國在行動》2025年度報告也在論壇中發布,報告跟蹤梳理了近一年美麗中國建設戰略部署、重點領域進展成效以及地方實踐等。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研究院美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秦昌波在介紹該報告時表示,除了省域、城市、鄉村、河湖、海灣等層面的美麗中國建設外,一個個“美麗細胞”也十分關鍵,要鼓勵園區、企業、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開展綠色清潔零碳引領行動,探索打通公眾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此次論壇的相關政策建議將報生態環境部作為“十五五”規劃制定的重要參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青島5月24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