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洞頭發布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喜報!
5月23日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在北京召開
洞頭區東屏街道東岙頂村
洞頭區大門鎮大荊村
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
東屏街道東岙頂村
在碧海藍天吹響文明新風
近年來,東岙頂村以文明發展為底色,成功實現從傳統漁村向全國文明村的蝶變,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村、生態立村、文化強村”的海島振興特色道路。
村兩委深入實施“千萬工程”,創新實施“藍色經濟”發展戰略。依托毗鄰大沙岙、仙疊巖景區的區位優勢,構建特色旅游產業鏈,成功打造精品民宿80家、特色餐飲品牌15個、旅游購物示范店68家,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服務體系。
該村還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民宿產業學院,培育新媒體運營、民宿經營等新型技能人才60人次,創新開發“廚娘小包團”“漁家村宴”等特色文旅IP。通過建設3公里環村景觀公路,串聯村莊周邊自然景觀,年接待游客突破4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0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均增長15%以上。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累計投入400萬元實施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4公里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實現背街小巷全亮化,并創新打造“石厝花園”“共享菜園”等10處微景觀。
此外,東岙頂村還建立了“黨建+網格”長效管護機制,推行“門前三包”積分管理制度,村民可通過文明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組建老黨員、鄉賢文明監督隊,開展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先后獲評省級生態村、3A級景區村莊。
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創新構建“五個一”文化矩陣:編撰村志記錄漁村變遷,創作村歌歌頌愛鄉之情,培育廚娘隊伍傳承海島風味,打造村晚舞臺演繹百姓生活,建立道德評議機制弘揚新風正氣。
通過“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媳婦”“好鄰居”選樹等活動,在村里樹立榜樣力量,并制定50條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此外,還建成文化禮堂、道德講堂等陣地,年均開展理論宣講、技能培訓60余場,村民文明素養顯著提升。
如今的東岙頂村,文明新風與濤聲漁歌和諧共鳴。站在“全國文明村”新起點,這座東海漁村正朝著“產業更旺、環境更美、文化更興”的目標揚帆遠航,奮力譜寫新時代海上花園的嶄新篇章。
大門鎮大荊村
以行動擘畫鄉村文明新畫卷
近年來,大門鎮大荊村以“全國文明村”建設為牽引,錨定“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目標,探索鄉村振興路徑,先后獲評全國先進基層婦女組織、省級文明村、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等十余項榮譽稱號,成為東海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大荊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頭雁效應”,創新基層治理模式。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嚴格約束黨員干部婚喪嫁娶行為,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成立紅白理事會,推行“白事簡化、紅事降標”,既守住傳統溫情,又樹起文明新風。依托“戶戶亮家風”“道德模范評選”等活動,進一步激發村民的文明意識。
通過整合有效資源,加大資金投入等舉措,該村建立了村史館、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設施,通過開展“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村晚”“我們的村運”“跑馬燈”等多元化活動,將理論宣講、技能培訓融入民俗體驗,讓文明新風吹進田間地頭。
大荊村在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過程中,將文明村創建與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旅游有機結合,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廁所改造、旅游發展以及垃圾分類等工作。通過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立鄉”理念,大荊村著力構筑美麗鄉村新格局。為了激勵村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村里實行了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環保意識和參與度。
如今,河溝的河水清澈見底,家家戶戶的院壩干凈整潔。人居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讓村民心中的美麗鄉村正在逐步變成現實,也為大荊村增添了更多的生態魅力。
聚焦產業振興,構建多元化增收體系。大荊村積極引進來料加工企業,解決100余名村民“家門口就業”難題;通過激活鄉賢資源,在海螺養殖項目、農業基地提升改造項目以及“山海經”研學基地等項目的推動下,預計每年將為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不僅為大荊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全國文明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如今的的大荊村,正以文明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環境為基底、以文化為靈魂,奮力書寫著“產業強、生態美、文化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答卷。
有爆料掃碼加小編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