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83版《西游記》自播出以來,就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
無論是孩童,還是成年人,都曾被劇中奇幻的妖魔鬼怪所吸引,被跌宕起伏的劇情所圈粉。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位主角,性格鮮明、深入人心,但還有一位角色十分重要,卻被大家伙所遺忘。
這個角色就是白龍,可能它只是一匹馬,但卻跟著劇組踏遍千山萬水。
只可惜,相比于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位主角的光環,白龍馬的結局并不圓滿。
那么,他到底經歷了什么?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白龍馬的故事。
01
在《西游記》中,白龍馬是西海龍王之子,名叫敖烈,出身高貴,天性不凡,卻因觸犯天條、犯下重罪,被貶下凡間。
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得菩薩點化、勸誡,最后在鷹愁澗等待取經人的到來。
《西游記》第八回合,白龍馬吃掉唐僧原來的坐騎,被孫悟空打斗后收服。
觀音顯身點化,白龍馬心服口服,隨后從龍形變身為白馬,馱負唐僧西行八萬里。
這一變化并不簡單,象征著降心伏性、褪去驕傲,是贖罪之始。
取經路上,白龍馬雖未如孫悟空、豬八戒般常顯神通,但對唐僧卻十分忠誠從無二心。
不惹事、不貪懶,默默馱著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緊要關頭還會恢復龍形,解救唐僧于危難之際。
九九八十一難后,白龍馬完成西天取經重任,被佛祖冊封為八部天龍菩薩,正名得道得享正果。
相比唐僧得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封為斗戰勝佛,他的封號雖不顯赫,卻已經是很大的上升。
83版《西游記》到這里就結束了,現實中的白馬也完成了它的使命。
作為這部經典電視劇的大功臣,本應當有一個較好的結局,可事實卻并非如此。
就連導演楊潔都對白龍馬感到遺憾,她曾寫過一本自傳,這本書籍中就提到過白龍馬。
因為它沒有了利用價值,大家伙就把它遺忘,甚至把它當作一惡搞賺錢的工具。
人生最苦的莫過于老無所依,白龍馬的晚年又何嘗不是如此,楊潔導演都為此感到十分難過。
說起白龍馬與楊潔導演,兩人之間的緣分,還存在一段有趣的故事。
02
80年代的時候,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并不發達,所以《西游記》拍攝劇組的經費并不高,條件也不怎么好。
演員的工資低,有些群演甚至沒有工資,即便如此,許多人都是來回串演各種角色。
演員的條件都如此艱苦,更別提劇組的道具了,不能說不完善,只能說相當不完善,其中之一就是白龍馬。
作為唐僧的主要坐騎,咖位雖不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重要,但也算是005級別的。
如果選不好,或者達不到觀眾的滿意,會影響到整部劇的口碑,為此楊潔導演十分發愁。
拍攝任務很緊張,短時間選擇一匹好馬很困難,劇組只能一邊拍攝,一邊尋找符合條件的白馬。
楊潔導演選過很多匹馬,拍攝效果都達不到滿意,后來在海南拍攝的時候,找到一匹不錯的馬。
身形高大、體型健碩,談不上是汗血寶馬,卻也有點那種味道。
美中不足的是,這匹馬不是白色的,而是一匹棕色駿馬,很明顯不符合劇本的要求。
但拍攝時間緊張,也只能強行趕鴨子上架,劇組把馬匹的毛發用顏料涂成白色,棕馬搖身一變成了白馬。
假的東西始終都是假的,涂料染的毛發遠不如自然的油光發亮,所以這個時候的白龍馬只有遠鏡頭,而沒有近景視角。
除此之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涂料還會掉色,嚴重影響鏡頭的視覺效果。
按照劇情要求,白龍馬還有許多近景鏡頭,如果不找一匹符合條件的馬,“偽裝”一下子就會被戳穿。
穿幫鏡頭,對一部影視劇會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果,所以劇組也一直在努力尋找白馬。
后來,劇組來到湖南張家界取景,楊潔發現了一匹不錯的馬,渾身毛發雪白,十分接近劇情要求。
不過也有一點瑕疵,就是這匹馬身材太過瘦小,連普通的駑馬都不如。
馱東西都費勁,更別提唐僧騎著她奔跑了,無奈之下,劇組只能讓人牽著馬走,就這樣先湊合著。
人不能總牽著馬走吧,這得到何年何月才能走完十萬八千里,劇組為此也十分頭疼。
匆匆又是幾個月過去,劇組來到錫林格勒大草原,也就是在這里事情有了轉機。
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駿馬,偶然的一次機會,楊潔導演發現了一匹身形高大的馬,而且毛發通體雪白。
這不就是夢想中的白馬嗎?無論怎么樣都要把它弄到劇組來。
然而,詢問之下才得知,這匹馬可是騎兵團長的坐騎,是有身份、有軍籍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牽走的。
楊潔導演本想放棄,可重新去挑選其他馬匹時,沒有一匹符合自己心意的,最終還是把目光轉回到白馬上。
楊潔導演找到那位團長,還說愿意花大價錢購買。
白馬跟著團長多年,性格溫順還通人性,兩人之間的感情足以用“伙伴”來形容,怎么可能會賣呢!
無奈之下,楊潔導演整你托關系向上面的領導反映,上級領導得知此事,便出面給團長做思想工作。
最終團長妥協,愿意把白馬貢獻出來,就這樣白馬辦理了退伍手續,開始了與《西游記》的情緣。
03
白馬十分通人性,拍攝的時候很配合劇組人員,沒自己鏡頭時也不添亂,就在那里默默看著。
或許是在部隊訓練的時間長了,白馬也有了軍人的血性與責任感,有時候遇到惡劣的天氣也會堅持下來。
拍攝過程中,白馬有時候需要趟水過河、跨越山谷,期間遇到過許多次危險。
有幾次過河、過山的時候,突然摔倒受了傷,依然堅持完成拍攝任務。
最嚴重的一次,直接從山谷上摔了下去,很多劇組人員都以為白馬摔死了。
直至工作人員去谷底尋找,這才發現白馬只是受了傷,之后找來獸醫才看好。
83版《西游記》拍攝了很長時間,白馬走出部隊時只有4歲,從馬的生長歷程來看,屬于身體強壯的小伙子。
然而,83版《西游記》完成拍攝時,它已經10歲了,把最美好的6年光陰貢獻給了這部經典。
6年的時間,他本應在草原上馳騁,再不濟也能在部隊光榮退伍,然后獲得一個安詳的晚年。
可最后呢?83版《西游記》大獲成功,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人火了,白龍馬卻被遺忘在了角落里。
當時,白龍馬被楊潔導演留在了無錫影視城,臨走前還著重交代影視城的負責人。
一定要好好照顧這一匹白馬,它是83版《西游記》的大功臣,當時影視城的老板答應的非常肯定、信誓旦旦。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影視城老板答應這件事情也是有目的,那就是用白龍馬來為自己牟取利益。
83版《西游記》爆火后,在全國范圍內帶來極大的反響,白龍馬自然也順帶火了一把。
影視城老板就想了一個賺錢的點子,把白龍馬進行一番包裝,隨后加大宣傳手段。
就這樣,白龍馬成為影視城的打卡點,每天不是在接待客人,就是在接待客人的路上。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喜歡模仿,唐僧騎著白馬去取經,他們也想騎在白馬上體驗一番。
不難想象,當時白龍馬每天需要接待多少客人,每天需要被多少人騎在身上拍照留影。
上述提到,在拍攝83版《西游記》期間,白龍馬大大小小受了許多傷。
按理說,工作結束應當好好養傷,奈何卻因需要接待大量客人,不僅傷沒有養好,反而導致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
人累了還想歇歇呢,更何況是一匹馬,那段時間里白龍馬的身體幾乎垮掉。
可影視城的老板卻以為他在偷懶,不給飯吃、不給自由,白龍馬無奈只能繼續“搬磚”,身體最終垮掉了。
白龍馬的價值被榨干后,影視城的老板就把他關在馬棚里,徹底失去了自由。
楊潔導演曾不止于此打電話詢問白龍馬的情況,影視城老板都訴后它過得很好。
都是熟人、老朋友,楊潔導演也就沒在意,以至于白龍馬的健康一天不如一天。
那一年,楊潔導演來到了無錫影城,還特意去看了一下白龍馬。
見到楊潔的瞬間,白龍馬十分激動,甚至于落下了淚水,似乎在宣泄著這一年的委屈。
楊潔導演也發現白龍馬的情況不對,身體消瘦、毛發暗淡,好似一位垂垂老人,很顯然沒有受到良好的照顧。
影視城的老板則說,白龍馬最近身體不好,楊潔導演雖心中有疑問,但最后還是不舍的離開了。
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1997年《西游記》的熱度早已過去,白龍馬也不如當年火。
影視城的老板也沒工夫管理白龍馬,把它獨自扔到一個犄角旮旯自生自滅,死的時候都不知道。
同年楊潔導演來到無錫影城,本想去看看白龍馬過得怎么樣,詢問之下才知道,上一次一別竟然是最后的告別。
白龍馬死了,是病死的,而且是在犄角旮旯的地方病死的。
聽到這個消息,楊潔導演十分地傷心,但卻又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
回想當年它可是一個團長的坐騎,馳騁草原風馳電掣,最后卻落得這樣一個結局,實在是讓人唏噓。
對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