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5月24日消息(記者左洋 實習記者陳子煊)最近,武漢超萌"蒜鳥"玩偶火出圈。這種頭頂大蒜、圓頭圓腦的小鳥玩偶,只要輕輕一按肚子,便能發出俏皮的武漢方言"蒜鳥,蒜鳥",憑借獨特的萌趣魅力,迅速成為游客們的心頭好。
"蒜鳥"是武漢方言"算了"的意思。2024年,文創設計師李芒果出于逗妻子開心的初衷,創作出這款呆萌可愛的玩偶,并別出心裁地將孩子說武漢話的聲音錄入其中。沒想到,這一充滿愛意的小設計,在社交平臺發布后瞬間走紅,引發網友們的"云求購"熱潮。
"蒜鳥"主題快閃店(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為滿足市場需求,李芒果迅速組建團隊,正式推出"蒜鳥"玩偶,產品一經上線,便被搶購。2025年3月28日,全國首家"蒜鳥"主題快閃店在武漢市一家大型商場亮相。5米高的巨型櫻花粉"蒜鳥"玩偶矗立其中,引得顧客們紛紛駐足,爭相與其拍照合影。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博智介紹,當天就有超2800人進店搶購,平均每小時營業額破萬元。
游客正在選購"蒜鳥"(央廣網記者左洋 攝)
今年"五一"假期,"蒜鳥"更是成為游客來武漢旅游的熱門伴手禮。在黃鶴樓景區,游客陳女士笑稱:"本來只想買個玩偶,結果看到這些印有武漢話的小物件都很有趣,不知不覺就買了一堆。"
"方言+文創"的興起,不僅帶來消費新亮點,更為地域文化傳承提供了全新路徑。武漢市旅游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志強表示,"蒜鳥"的成功,證明地域文化無需刻意迎合"高大上"的刻板印象,只需用創意敲開年輕人的情感共鳴,就能讓"土味"成為"頂流",讓方言從"地域記憶"走向"全國共情"。
武漢方言文創(央廣網記者左洋 攝)
如今,"方言+文創"的模式在各地不斷涌現。在蘭州,"攢勁""滿福""亮豁"等帶有地方色彩的詞句被印在手機殼、衣服、帽子等文創產品上,受到年輕人熱捧;在長沙,融合長沙方言與地鐵元素的"草伢子"盲盒引發搶購熱潮……"方言+文創"正逐漸成為新的消費趨勢,為地域文化傳播和消費增長帶來無限新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