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么一種言論?就是國外不像國內,是沒有職業歧視的。無論是底層還是高層,無論你是做環衛的,還是捕魚的,還是修剪樹枝的,還是修剪草坪的,跟那些頂層的華爾街精英,都是同一種工作。沒有人會有職業歧視,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沒有人會在意彼此是干什么的。
而國內則非常不同,是存在職業歧視的。如果你有一份好工作,那么在別人眼里你就是高高在上的;如果你是一個底層工作者,那么在別人眼里你就是相對低級、相對低端的。
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大概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問題。咱們國家的人口相比國外確實太多了,人越多,職業歧視的力度就越大。
咱們先不說咱們自己的國家,咱們說印度。印度這個國家,它的職業歧視是非常非常大的。前段時間有一個非常火的臺灣機長吐槽印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里面說到一個印度的職業,就是辦公室小弟。這種人是沒有工資的,一個月只供吃,供不供住還不一定。
然后每天就在辦公室工作,卻沒有薪水。你有沒有發現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職業?有點違反常識,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什么薪水也沒有,甚至不供住的情況下,為什么還有人免費給人打工呢?
我想了一下,主要原因一個是體面,另一個是輕松。
輕松的話,肯定是相比那些做底層勞動力,比如說干苦力的,要輕松得多。因為在辦公室給人端個茶倒個水,聽人指揮嘛。
這個體面怎么理解呢?
打個比方,在印度這個辦公室當小弟,回去之后,印度人口密度大,人口眾多,后面家族也有很多兄弟姐妹。下了班之后到家,或者其他親戚問你,你做什么工作的呀?我是在哪哪哪辦公室工作的。那些底層的人們也不知道你到底是當老板還是干什么,反正聽著就非常高大上,非常體面。
這么說大家可能很難理解,我給大家說一下咱們國內的一種職業。咱們國內有一種輔警,早些年有,現在有沒有不清楚。早些年工資普遍在兩三千的時候,這類輔警他們的工資也就八九百塊錢,甚至只有一千多一點點,他們沒有五險一金,編制就更不用說了。唯一的好處就是輕松,再一個就是體面。
為什么會輕松呢?
因為也就是出一些不重要的警,比如說誰家兩口子吵吵架了,或者說一些小事,是這種人出警。然后就在辦公室喝喝茶水,干點小雜活。又輕松還有體面,因為這種輔警,也是會給他們發一套衣服的,跟正常的警察的衣服是一樣的,也有標,也有號。但是這種人是不入編的。但是這衣服穿出去體面呀!
無論是過年過節,上誰家吃飯還是串門,別人問你做什么的,我是在哪個派出所上班的。那別人也不懂你有沒有編制這套東西,尤其在農村,一聽說你在哪個派出所上班,都兩眼放光,這個人厲害,這個人高級呀!這個人肯定是在他們眼里非常神圣的。
聰明的輔警會用這些身份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或者說往高爬一爬。但是入編肯定是想都不要想了,可以做一些生意,或者說跟一些商販打交道可能會更好開口一些。不聰明的也就一直做這個協警。
從我小時候 7 歲開始知道他,到現在我已經 31 歲了。今年,這都 24 年了,他就一直在做這個工作,也沒入編。一個月我估計原來是工資低,現在工資高一點,能到 2000 多。
就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唯一能給出的兩個解釋就是體面和輕松,就這兩個了。
反過來,你說國外的職業有沒有職業歧視?把咱們這套東西套到國外是行不通的。比如說你在國外,你邀請一個人做協警,或者做辦公室小弟。你把他邀請過去了,跟人家說不給工資,或者給一點點工資,讓人做一些體面的事,人家才不做呢。人家做這個意義是啥呀?
做完之后回去跟誰炫耀?那家里可能就父母。跟誰炫耀啊?沒有這個意義!人家想要做的可能就是得到一個工作,賺到相應的薪水,或者再積極一點,就是想往上爬,想學很多東西。你要想說,就這個沒有薪水這個東西,我在家待著不好嗎?
有很多西方國家,它那個社會福利是非常高的,你在家待著什么事兒都不干,政府都給你花很多很多錢。這些錢足夠你生活的衣食住行,甚至出去旅游的錢都夠了。
我今天主要想說的是,沒有真正的不存在職業歧視,這完全取決于一個國家的人口基數。人口越多,就越容易出現職業歧視,因為很多人有工作,很多人沒有工作,那么有工作的你就比別人高一層。你讓那些美國或者說德國、法國,人口基數到達一個特別大的程度,也是會出現職業歧視的。這跟人種沒關系。咱們現在 14 億人,縮減到 1.4 億人,也是不會有這個職業歧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