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來對河南3處世界地質公園的2025—2028“綠牌”(Green Card)認證,分別是王屋山—黛眉山、云臺山和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擁有全球或者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和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源,邊界清晰且面積適當的可持續發展區域。
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大家庭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成員單位需要每4年接受1次評估,再評估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文案評估和實地評估。
截至目前,我國世界地質公園共有49處,數量穩居世界首位,而我省世界地質公園數量位于全國首位。一起看看我國的世界地質公園都有哪些吧!
表內信息來源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政府網 由Maigoo官網整理,僅供參考
河南共有4處世界地質公園
除獲得2025—2028“綠牌”認證的3處之外
還有1處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將于明年
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再評估
①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位于太行山南麓,跨越黃河兩岸,分布于濟源市西部和洛陽市新安縣北部,面積98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235平方公里。
公園包括王屋山景區、小溝背景區、黃河三峽景區、黛眉山景區、龍潭峽景區、荊紫山景區,是一座以地質剖面、地貌景觀和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為主,與動植物資源、歷史文化相互輝映的綜合性特大型地質公園。
公園現有植物1000余種,堪稱“華北種子植物的基因庫”;太行獼猴憨態可掬,是生活在中國最北邊的野生獼猴種群。這里也是女媧補天、女媧摶土造人等中國創世文化誕生地,是愚公移山、黃帝祭天等歷史文化故事的發源地。
②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
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位于華北地臺太行山復背斜南翼,地處河南省焦作市北部山區,面積為556平方公里。
公園行政區劃橫跨河南焦作市所屬修武縣、博愛縣和沁陽市等二縣一市,是一處以裂谷構造、水動力作用和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輔,集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于一身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在裂谷作用大背景下形成的“云臺地貌”,是新構造運動的典型遺跡,是中國地貌家庭中的新成員。
③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鄭州市登封市境內,總面積464平方公里,包括太室山、少室山、五佛山、五指嶺和石淙河景區。
它是一座以特色地質構造為主,以地質地貌、水體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山岳地質公園。
公園連續完整地出露了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嵩山也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觀眾多,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嵩山“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在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④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伏牛山世界公園位于河南伏牛山脈腹地,以西峽、內鄉、欒川、嵩縣境內的伏牛山為主體。
“河南寶天曼龍”、“河南西峽龍”、“張氏西峽爪龍”等成為全球恐龍動物群重要組成部分,伏牛山是研究恐龍生殖習性、破解生物物種滅絕等重大問題的重要區域。
長期地質作用下,不同時期花崗巖形成了老界嶺“峰叢”、寶天曼“峰墻”、老君山“石林”、木札嶺“斷褶山”等為代表的地貌景觀,石灰巖形成了雞冠洞、天心洞等巖溶洞穴,展示了公園地貌景觀的多樣性。
公園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過渡帶,是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分水嶺。這里植被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是河南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生物遺傳演替的“繁育場”。
這些世界地質公園你去過哪個?
綜合自:河南發布、河南廣播電視臺、王屋山景區、云臺山景區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