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 . -
引言:
“ 從2813億身家的地產巨擘,到背負2.4萬億債務的“老賴”,許家印的財富神話轟然崩塌,那些巨額資金究竟流向了何處?”
本文為財鯨眼原創
作者:殷清
編輯:小凡
微信公眾號:caijingyan
一個出身河南農村的窮小子,一路逆襲成為身價 2813 億的中國首富;而后又因 2.4 萬億巨額債務,淪為人人唾棄的 “老賴”。許家印和他的恒大集團,究竟經歷了怎樣跌宕起伏的命運轉折?許家印的錢,又到底去了哪里?
草根逆襲:從農村少年到地產首富
許家印的發家之路堪稱傳奇。出身農村的他,憑借自身努力考入大學,畢業后進入河南舞陽鋼鐵廠。在那里,他憑借出色的管理才能和敏銳的商業眼光,逐步晉升,積累了寶貴的經驗。1992 年,許家印毅然辭去安穩工作,南下深圳,投身中達連鎖貿易公司。在房地產領域,他主導的首個項目便大獲成功,展現出非凡的商業天賦。1996 年,許家印創立恒大實業集團,正式踏入房地產行業。2009 年,恒大在香港成功上市,此后開啟大規模多元化擴張,業務版圖延伸至體育、文化等多個領域。2017 年,許家印以 2813 億元的財富登頂中國首富寶座,一時風頭無兩。
危機爆發:2.4萬億債務壓垮“地產巨鱷”
然而,恒大的高速擴張背后,早已埋下危機的種子。2021 年,恒大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截至 2021 年 12 月,恒大負債總額高達 2.4 萬億元,這一數字相當于廣西自治區 2023 年全年的 GDP。恒大的負債構成復雜,主要包括借款、應付貿易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其中應付工程材料款就高達 5961.7 億元。巨額債務的背后,是無數等待交房的購房者、被拖欠工程款的建筑商,以及眾多面臨壞賬風險的金融機構。
恒大擁有大量土地和未售房屋等資產,巔峰時期土地儲備近 3 億平方米,耗資約 6000 多億元。但隨著國家 “房住不炒” 政策的推進,房地產市場逐漸降溫,恒大高杠桿、高周轉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早在 2016 年國家提出 “房住不炒” 概念后,恒大仍大規模舉債擴張,土地儲備面積翻倍,與國家降負債政策背道而馳。2018 - 2021 三年間,恒大平均融資成本高達 9%,遠超同行 5% 的水平,在復利作用下,其負債規模在 8 年內近乎翻倍,最終在 2024 年,債務危機徹底爆發。
資產謎局:許家印夫婦的財富轉移疑云
許家印的巨額資產去向備受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從恒大上市到2020年,累計向股東派發股息809億港元,其中許家印家族就獲得597億港元分紅。在清盤人追討資產的三年里,許家印夫婦分紅金額達380億港元,占追討總額80%以上。面對清盤人的資產追索,許家印卻拒絕披露個人資產詳情,其律師團隊以“案情復雜且敏感”為由拖延審理。有消息指出,許家印通過復雜的離岸信托、空殼公司等手段轉移資產,給清盤人追查工作帶來極大困難。此外,他的前妻丁玉梅也被曝在全球多地擁有房產,價值達2.85億美元,物業遍布加拿大、英國等地。2024年,香港和倫敦法院對丁玉梅發出全球資產凍結禁令,但丁玉梅卻試圖通過申請豁免等方式逃避責任。
高管牽連:夏海鈞深陷資產追索風波
不僅許家印,恒大前總裁夏海鈞也深陷資產追索風波。2017 年,夏海鈞以2.7億元的高額薪酬榮登福布斯《香港上市中資股 CEO 薪酬榜》榜首。2024 年,香港高等法院駁回夏海鈞上訴,要求其限期披露全球資產,否則將剝奪其抗辯權,而他的資產披露問題一直是清盤程序中的一大難題。
清盤困境:資產處置難,償債前景渺茫
目前,恒大清盤程序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但債務清償前景充滿變數。清盤人可處置的中國恒大賬面資產不足 100 億元,涵蓋恒大物業、恒大汽車、中國儒意債權及大灣區投資權益等。這些資產橫跨香港、內地及開曼群島等多個法域,部分因抵押、查封或法律糾紛難以變現。例如,許家印家族境外被凍結的私人飛機、豪宅等資產,追索需跨國進行,難度極大。此外,橡樹資本的介入也讓恒大資產追索變得更加復雜。2021 年 1 月,橡樹資本為恒大提供 10 億美元擔保貸款,其中 5.2 億貸款抵押物為恒大香港元朗地塊。2022 年 11 月,該地塊被橡樹資本委任的資產接管人以 6.37 億美元出售,而恒大預計在該項目虧損 7.7 億美元。
危機啟示:房地產行業的反思與轉型
恒大的債務危機影響深遠,不僅波及債權人和股東,更讓大量購房者面臨爛尾樓風險,建筑商被拖欠巨額工程款,金融機構也承受著巨大的壞賬壓力。這場危機也暴露出行業長期存在的諸多問題,如高杠桿、高周轉模式的不可持續性,以及房地產市場與金融體系的緊密關系。
許家印和恒大的故事,從農村窮小子的逆襲到如今的債務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不能依靠無節制的擴張和高杠桿模式,企業發展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和政策導向。同時,它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資本市場的復雜性和風險性,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希望恒大能在清盤程序中找到化解危機的辦法,也期待這場危機能成為房地產市場轉型的重要契機,推動行業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注意:文中數據參考官方公開數據及權威媒體公開報道。)
尾聲:
“ 許家印與恒大的跌宕沉浮,不僅是個人與企業的悲劇,更是整個房地產行業野蠻生長時代的縮影。當繁華褪去,這場危機留給市場的,是亟待修復的信任裂痕,以及對行業未來發展路徑的深刻思索。唯有汲取教訓,摒棄盲目擴張,回歸理性與穩健,中國房地產市場才能真正迎來健康發展的春天。”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消息”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