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粒種子,到一棵秧苗
從一彎稻穗,到一碗米飯
初夏
找一個合適的時間
暫別城市的鋼筋水泥
走進田間地頭
體驗成為小小農夫的一天吧
從課堂到田間,從書本到實踐,在研學導師的講解下,孩子們左手拿苗、右手插秧,拿捏深淺、斟酌間距,將秧苗一束束插入稻田中。
沉浸式的農耕體驗,讓孩子們深刻地了解插秧知識,感知躬耕的辛苦,懂得珍惜糧食。
把教室搬進田野,在泥土的芬芳里,了解《水稻的一生》萌芽期、幼苗期、返青分蘗期、抽穗期、灌漿結實期、成熟收割期。
還有稻、黍、稷、麥、菽,這些你都分得清嗎?沒關系,讓這節田間課堂好好地教會你。
初夏時節,氣溫雖不像盛夏一般酷熱,但也早已不算涼爽。孩子們下田勞作的時候,須戴上草帽。讓孩子們在一起涂繪草帽,為有趣的勞作增添一抹靚麗的風采!
一場趣味十足的田園運動會,即將拉開序幕~或許你體驗過在平地拔河,那么這次,就讓我們來嘗試一下在稻田里拔河吧~究竟在不同的場地拔河,花費的力氣是不是一樣呢?謎底等你來揭曉。
你還可以看到泥水飛濺、人騰魚躍的“大場面”!看著孩子們在水里和魚兒斗智斗勇,用網兜撈、用手摸、用腳去感受,一旦掌握了摸魚要領,就能一條接著一條“上魚”啦!
在這個環節,看孩子們化身研究員,將我們熟知的大米來個大變身!如何巧妙地把大米變成淀粉,再利用淀粉遇到碘會變顏色這一特性,與孩子們一起寫一封密信吧!
以上精彩
盡在肥東縣管灣濕地公園!
管灣濕地公園
管灣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肥東縣北部,緊鄰滁河干渠,地處江淮分水嶺,總面積664.24公頃,是一座以陂塘文化為主題的國家濕地公園。園區內星羅棋布近百座陂塘,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江淮分水嶺脊背。這些陂塘鑲嵌于村莊和稻田之間,形成了獨特的生產、生活和生態肌理,保留了距今約1200年的歷史記憶,形成濃厚的陂塘濕地文化,有著“畫里管灣”之美譽,是大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和勞動教育的自然課堂。
劉慶橋 攝
該公園先后獲得榮譽有:肥東縣研學旅行基地、合肥市美術家協會寫生創作基地、合肥市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合肥市科普教育基地、合肥市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合肥市網紅打卡點、安徽省少年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安徽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安徽省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安徽省首批省級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全國自然教育基地等。
?信息來源:管灣國家濕地公園
?編審:余夢瑤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郵箱:wxxffd@163.com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主管單位: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肥東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