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印度國防部智庫在媒體平臺宣稱“中國比我們之前猜測的更加直接,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衛星支持”,新德里有關部門還強調了這個觀點。
不得不說,這番指控帶有極強的印度特色,那就是強行拐上中國,給戰事失利找借口,然后維持自己的面子,實際上,對所謂印度智庫提出的指控進行分析就能發現其中漏洞。
首先,印度說自己的戰機足夠先進,能夠輕松突破巴基斯坦原有的防御網,其實完全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從印度空軍的配置上看,擁有隱身性能的戰機一架沒有。
換言之,印度空軍根本沒有突破任何一個正常雷達設施的能力,既然印度空軍沒有在一開始采取電子干擾戰術,那就必然被巴基斯坦的雷達系統所捕捉。
到現在莫迪團隊還為自己找補,妄圖把中國作為戰事失利借口,屬實是有點輸不起了,要知道,憑借中國的雷達系統,印度想要完成對建筑物的襲擊行動都很困難。
畢竟殲-10C的超視距作戰已經讓印度無法應對,更別提電子性能更高的中國裝備了,所以印度指控的“中國直接干預”純屬無稽之談,完全站不住腳。
雖然印巴沖突被不少國家視為中國軍工體系跟美西方的博弈,但歸根結底不過是正常軍貿導致的結果,印度派出法制陣風戰機跟俄制的防空系統,巴基斯坦自然能夠使用中國的裝備。
要說最大的原因,也是印度自己沒有充分了解戰法,被突如其來的電子干擾戰配合超視距打的措不及防,沒必要死不承認在戰事博弈落入下風的事實。
這次印度智庫拿出借口,聲稱印度在一開始就考慮的是雙線作戰防備中國,不單沒法彌補自己損失的聲望,還會讓國家社會更加看輕印度,畢竟真實情況就擺在眼前。
無論印度怎么辯解,都會被定性成“精神勝利法”,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除了中國被印度跳出來當作借口之外,土耳其跟阿塞拜疆也成為印度發泄的目標。
土耳其是支援了巴基斯坦無人機裝備,阿塞拜疆則是明確指責印度的襲擊行動,這兩個國家都被印度民眾劃到了抵制名單,開始抵制其進出口貿易和旅游行業。
但說白了,這兩個國家本身就跟印度貿易交流不多,就算制裁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中國對于印度的無端指控更是不會給什么好臉色,最后也只是印度的自娛自樂。
來到這個地步,印巴沖突可謂是讓印度的國際聲望一降再降,如果說莫迪還不能醒悟過來,那在以后的發展歷程當中,印度還會失去眾多機遇。
回顧過往,從殖民地變成獨立國家的印度,也曾面臨很多轉折點,但都沒能把握機會,而現在留給印度的機會也不會太多,希望莫迪能夠好自為之。
參考資料:
印度智庫:中共向巴國提供防空與衛星支持 直接參與衝突丨中時新聞網
#律艦帶你創作優質微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