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我每每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望著那一片被霞光染紅的屋頂,心中便涌起一陣莫名的情愫。家鄉的美,原不在于什么驚心動魄的景致,而在于那些細微的、幾乎被人忘卻的日常。
炊煙從各家各戶的煙囪里裊裊升起,先是筆直的一縷,繼而便散開了,與鄰家的炊煙混在一處,終于分辨不出是誰家的了。這炊煙的氣味,是柴草燃燒特有的清香,偶爾夾雜著飯菜的香味。小時候,我總以為這煙是有形狀的,可以抓住的,便常常伸手去捉,自然是什么也捉不到的。
村前的小河,水不深,清可見底。河底的鵝卵石長年累月被水流沖刷,圓潤光滑。夏日里,孩子們光著屁股在河里嬉戲,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河岸邊的柳樹低垂著枝條,時有蜻蜓點水而過,在水面留下一圈圈微小的漣漪,旋即又被水流撫平了。
田間的稻子熟了,金黃的穗子沉甸甸地低垂著。風過時,便掀起層層波浪,從這頭滾到那頭。農人們彎腰收割,鐮刀閃過,稻稈便整齊地倒下。他們的背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高大,汗水從額頭滾落,滲入土地。這土地,不知吸了多少汗水,才長出這樣好的莊稼來。
冬日里,雪覆蓋了村莊。屋頂、樹梢、田野,都披上了一層松軟的白。雪地上的腳印,一串串通向各家各戶。煙囪里冒出的白煙,在寒冷的空氣中格外顯眼。屋內,爐火正旺,老人們圍坐閑談,孩子們則趴在窗邊,在結霜的玻璃上畫畫。
最難忘的是雨后的家鄉。泥土的腥氣混合著青草的芳香,在空氣中彌漫。樹葉上掛著水珠,風一吹,便簌簌落下。蝸牛慢吞吞地爬過濕潤的小路,留下一道閃亮的痕跡。遠處的山巒被雨水洗過,青得發亮,山頂纏繞著薄霧,宛如仙境。
家鄉的人,臉上總帶著一種安詳。他們說話聲音不大,笑起來眼角的皺紋里仿佛藏著許多故事。誰家有了喜事,全村人都跟著高興;誰家遭了難,大家便都去幫忙。這種情誼,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像腳下的土地一樣踏實。
如今我離鄉多年,每每想起這些畫面,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家鄉的美,原不在遠方,而在這些尋常景物中,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里。
人們常說家鄉好,大約是因為在那里,我們曾真實地活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