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戰報,宣布俄軍控制蘇梅北面的洛克尼亞村。
該村位于蘇梅北部核心防御陣地尤納基夫卡的北面,在地理上與尤納基夫卡連成一片,俄軍攻占洛克尼亞村,也就標志著俄軍攻入尤納基夫卡鎮,蘇梅北部戰線已然崩潰。
在3月12日烏軍被趕出俄羅斯庫爾斯克州蘇賈地區的兩個多月來,烏克蘭軍事情報局下屬的DeepState 一直將尤納基夫卡以北的俄烏邊境地區稱為所謂的灰色區域,但他們在5月24日的戰報中也不得不承認,俄軍已經在蘇梅境內站穩腳跟,至少控制了蘇梅境內四個定居點,蘇梅北部的戰場形勢十分危急!
洛克尼亞,位于尤納基夫卡以北,在地理上與尤納基夫卡連為一體,而尤納基夫卡距離蘇梅花市區僅有20公里。在尤納基夫卡架起一門大炮,就可以打擊蘇梅市內烏軍的目標。
在烏軍入侵庫爾斯克期間,尤納基夫卡一直充當烏軍后勤基地的角色。
烏軍撤出庫爾斯克州蘇賈地區后,尤納基夫卡又成了拱衛蘇梅市區的北方屏障,其作為蘇梅北部烏軍的核心防御陣地,烏軍必須阻敵于尤納基夫卡之外,于是洛克尼亞就成了俄烏兩軍血肉磨坊。
早在3月中旬,俄軍就已攻入洛克尼亞。
但隨著烏軍援兵不斷從尤納基夫卡涌入,俄軍竟然被2.5公里長的洛克尼亞擋住長達兩個月之久,直到5月中旬,烏軍才開始且戰且退,從洛克尼亞中部撤向尤納基夫卡一線。
為什么這個時候洛克尼亞的烏軍扛不住了呢?
因為俄軍在5月初控制了洛克尼亞西面比洛沃迪的大部分地區,俄軍先頭部隊到連接尤納基夫卡和蘇梅的H07公路的直線距離已不到四公里。
俄軍對比洛沃迪的控制,對洛克尼亞的烏軍防線產生兩個重大影響。
其一、俄軍控制比洛沃迪后,對洛克尼亞烏軍防線的側翼構成嚴重威脅,洛克尼亞的烏軍面臨俄軍兩面夾擊的危險。
其二,俄軍逼近H07公路后,開始使用光纖無人機封鎖這條烏軍最重要的補給線,尤納基夫卡的烏軍很難再從蘇梅方向獲得補給,5月初就有幾支烏軍車隊被俄軍擊毀在這條公路上。
沒有充足補給的烏軍,只能選擇從洛克尼亞撤退,然后依托尤納基夫卡城區的工事,盡可能遲滯俄軍向蘇梅市區推進的速度。
在H07公路已經癱瘓的情況下,尤納基夫卡的烏軍很難守住這座城市,一旦尤納基夫卡失守,蘇梅北部戰線就將全面崩潰,俄軍很快將兵臨蘇梅城下。
蘇梅市區地勢低洼,難守易攻。
對烏軍來說,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死守蘇梅以北俄烏邊境的高地,以阻止俄軍逼近蘇梅市。
只要俄軍攻占了蘇梅北面的高地,蘇梅市區就沒有堅守的價值。
但是,在澤連斯基政治掛帥的情況下,蘇梅的烏軍不顧兵力相對俄軍處于明顯弱勢的現實,在3月中旬抽出兵力和資源進攻蘇梅東北40公里外的別爾哥羅德,并在5月6日攻入庫爾斯克的泰特基諾,以破壞5月9日二戰勝利日的慶祝氣氛。
到5月25日,烏軍對別爾哥羅德的進攻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在損失兩千多人后,反被俄軍從這個方向上攻入蘇梅境內,控制了蘇梅的馬里諾定居點。在泰特基諾方向上,大部分烏軍已被俄軍消滅。
蘇梅方向的烏軍在主要威脅未解的情況下,多次分兵對俄羅斯邊境地區作無謂的進攻,實乃兵家之大忌,很多烏軍指揮官對此也深感不滿。
烏軍主力機械化部隊第47旅的營長奧列克桑德爾?希爾辛,就對烏軍指揮部的這些做法作出了嚴厲的批評,并提出辭職。
面對蘇梅戰線的危險局面,烏克蘭軍事情報局下屬的DeepState也一改此前配合烏克蘭政府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承認俄軍已在蘇梅北部站穩腳跟,蘇梅戰線的情況十分危急。
在5月24日的最新戰報中,DeepState表示,俄軍像像蝗蟲一樣發起進攻,他們已經控制著邊境附近的四個村莊及其周圍的領土。
盡管DeepState沒有像美國戰爭研究所一樣確認俄軍對比洛沃迪和洛克尼亞大部分地區的控制,但他們也承認這兩個定居點的形勢非常危險,這實際上是對烏軍正在失去對這兩個定居點控制的委婉的說法。
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再次提出要在蘇梅設立緩沖區后,俄軍很可能會加大對蘇梅地區的攻勢,畢竟打這些地方要遠比打已被烏軍壁壘化的頓巴斯前線要容易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