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風瀟瀟
編輯|憶夢
2025年國產古裝劇層出不窮,當下熱播的《折腰》、《藏海傳》都反響不錯,只是題材類型太單一。
好在待播片單還有更多類型的古裝劇等待與觀眾見面。
就比如成毅領銜主演的《赴山?!?,穿越+武俠+群像,熱門元素都集齊了。
雖然因為女二風波,該劇沒能在5月順利上線,但影響已經減弱,播出也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楊洋與金晨主演的《凡人修仙傳》也不容小覷,原著小說就自帶熱度,這類大男主爽劇也符合現在的流行趨勢,想必楊洋能夠憑借這部劇再次奪回頂流之位。
還有《水龍吟》、《山河枕》、《臨江仙》,這么多好劇總有一部能成為爆款,只是官方遲遲不定檔,太會賣關子了。
而眼下反倒是有一部積壓9年的老劇《修仙記之何仙姑傳》被抬上來,本以為以這部劇的陣容,有跟其他熱播劇競爭的機會,沒想到槽點太多,讓人覺得還不如繼續被埋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
01 影樓風特效,古早感太強
《修仙記之何仙姑傳》講述了呂洞賓(李宗翰飾)、鐵拐李(姜武飾)等七仙在凡間挑選一名女子度化,選中了善良勇敢的何仙姑(苗圃飾)。
他們親眼見證了她是如何興辦藥堂、智斗惡棍,博得百姓愛戴,最后何仙姑也不負眾望,得道成仙,八仙共同前往蓬萊。
關于“八仙過?!钡墓适?,在以前的國產劇里并不少見,放在當下來看,不免有些過時。
但更過時的一點,還是這部劇的拍攝手法和特效設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二十年代的劇作,滿屏都是影樓風。
劇情剛開始,就是女魔頭靈犀跟仙界眾人對抗的大場面。
但每個角色都沒兩句臺詞,只是在綠幕前面擺擺姿勢,全靠后期用“五毛錢特效”營造氛圍。就這樣亂七八糟打了一通后,才進入到故事主題。
為了阻止靈犀,七仙受命下凡度化何仙姑。
此時凡間的何仙姑攔住一個送葬的隊伍,非要說里面的老伯沒有死,還真就讓村民們打開了棺材。
結果不出所料,在女主光環加持下,她真就令人“起死回生”了。
不過,明眼人也能看出來,老伯的兒子和兒媳婦不顧他的死活,一心想要將老伯下葬,沒準就是故意設計要害人。
偏偏現場的女主和村民沒有人關注他們,還讓這兩個黑心腸直接跑走了,后面也沒有追究責任。
這劇情已經不能用迷惑來形容,就是沒將邏輯放在眼里。
劇情要凸顯何仙姑的正直善良,強行安排了這么一出戲,但前后根本說不過去。
可以說,這部《修仙記之何仙姑傳》積壓這么多年不是沒有原因的,放到九年前也是一部槽點十足的劇作,如今看來,更是古早味拉滿,從特效到劇情都挑不出亮點,分分鐘勸退觀眾。
02 苗圃扛不住劇,男主演技像AI
其實這部劇的演員陣容真不俗,基本都是知名的實力派演員,只是劇情沒有給他們更多的發揮空間,而且兩位主演也達不到扛劇的標準。
先看女主,苗圃。
曾經的苗圃也是紅透半邊天的女演員,在《穆桂英掛帥》中的演繹讓觀眾印象深刻。
當時還沒有“大女主”這個概念,但苗圃對角色的詮釋卻契合了大女主的精神。
只可惜她在事業巔峰期選擇結婚生子,復出后劇本資源越來越差,本人又不是愛炒作、愛出風頭的性格,基本不參加綜藝節目,人氣只能走向下坡路。
而且這部《修仙記之何仙姑傳》中苗圃對何仙姑的詮釋也缺乏新鮮感,還是保留老一套的表演方式,不免讓人覺得乏味。
如果苗圃在生活中也是大女主性格,事業心在線的話,或許如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再看男主,王銘鐸。
名氣不高,演過幾部不溫不火的影視劇,卻經常讓一群知名演員作配,可見資源有多好了。
在這部新劇中王銘鐸飾演文武雙全的京城美男子李如義,出門逛街都能讓姑露出花癡狀,屬于古早瑪麗蘇風格的男主人設。
娘們
但他這張臉卻沒有任何說服力,而且將角色“高冷”的性格,演出一種AI機器人的既視感,在鏡頭面前總喜歡站樁,眼睛空洞無神,難怪這么多年都不火,實力擺在這里,真心讓人無法恭維。
除此之外,劇中還有馬蘇的加盟,她扮演反派女魔頭靈犀一角,表演充滿套路感,基本都是懟臉拍攝的角度。
然后她再瞪眼、發狠、念臺詞,根本沒什么氣魄可言,想必自己在拍戲的過程中都沒入戲吧。
不僅如此,當看到黃覺、姜武、李宗翰等實力派們戴著廉價的頭套,坐在一眼假的場景當中,裝出仙人們的模樣,簡直比看小品都可笑。
我們不否認這些人的演技強悍,可再好的演員也需要好劇來給他們發揮空間,否則就是浪費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面的劇情中還有羅晉的加盟,他飾演的混沌天神與女主應該有對手戲,也算是讓《穆桂英掛帥》的CP粉們圓夢了。
03 結語
雖然觀眾對積壓劇的期待值向來不高,尤其是像這種積壓9年的劇作,更是將標準放得極低,然而這部《修仙記之何仙姑傳》還是讓人無法接受。
導演邀請來這么多的演員坐鎮,卻沒有用心打磨劇情,特效看著更是粗糙尷尬,還不如網頁游戲做得精美,這不就是利用明星刷臉來博眼球的典型例子嗎?
一部劇有沒有誠意,觀眾都看在眼里。
如果劇方不打算尊重觀眾,尊重市場,那么就別怪熱度太差,口碑翻車了。
我想這部劇里的演員們也不愿意面對這樣的情況,畢竟劇拍得不好,砸得是這群實力派的路人緣,得不償失啊。
眼下該劇還在持續更新,數據想要逆襲不容易,也給國產劇敲響了一個警鐘,積壓太久還是輕易別抬上來,一直埋著反而能給觀眾留個念想。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