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年輕人?”
當地時間5月24日,中國導演畢贛執導,易烊千璽、舒淇等主演的藝術電影《狂野時代》獲得了第7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華語電影時隔十年再次閃耀戛納主競賽單元。盡管沒能奪得影帝,但至此,易烊千璽也成了戛納主競賽單元歷史上最年輕的華語男主演代表。
首映禮過后,盧米埃爾宮影廳現場響起長達近8分鐘的熱烈掌聲。鎂光燈聚焦在易烊千璽臉上,在眾人的歡呼聲中,他鼓掌、微笑,四處張望,點頭致意。
那一刻,他的腦海里會想起什么?
《Variety》評價《狂野時代》實際上是五、六部電影的組合,每一部都既俏皮又奇特,構成了一首總體憂郁的挽歌。
同樣,目前年僅24歲的易烊千璽,給人的感覺也可以用“沉郁”來形容。
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年輕人?
退避三舍
在許多個采訪里,易烊千璽聲音低沉,語速較慢,他總是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演員和偶像有著分明的區別,在現實中卻被很多人混為一談。但易烊千璽說——
我不想被定義為偶像。
在他的觀念里,偶像藝人可能更多需要依靠公司團隊的外在包裝來維持自身形象,但演員注重的是自身表演實力,要向內求,要全身心沉下來,細細打磨演技,不問西東。
他坦言,2018年是自己職業生涯的分水嶺。
如果在此之前,易烊千璽身上的標簽更多是“唱跳歌手”或者“少年偶像”的話,2018年,他考上中戲表演專業,從此理想變成了“安安靜靜做演員”。
在他看來,評判一個好演員起碼要基于幾個標準:前期的敏銳度、感知度、想象力,后期的專業能力、對職業的敬重、對社會的責任心。
面對快餐文化的沖擊,真正嚴肅的東西需要親身實踐、細致打磨,也因此,沉下來去做有內容的作品顯得更加難得和可貴。
做演員的這幾年,易烊千璽有意識地減少自己的曝光量,在閑暇時間里,他攝影、繪畫、捏泥塑。
捏泥塑其實很花費時間,從一開始的捏制到風干,再到第一次燒制、第二次燒制,過程較為繁瑣和漫長,但每一次,易烊千璽都不厭其煩。
大概是在跟角色及時說再見到進入下一個新角色之間,中間需要緩口氣,泥塑給他提供了解壓的方式和休憩的空間。
正如他在接受新華社《十年·拾光》專訪時透露的,生活中的千璽不是太活力四射,甚至有點悶熱。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時不時的自卑和自負是必要的,而他時常在兩者之間拉扯。
這樣的表述,恰好是易烊千璽性格的集中體現。
安靜、深刻、沉穩,但又帶著點鮮活的少年心氣。
在易烊千璽專門與粉絲互動的個人小網站里,他毫無拘束地分享著他的一切愛好:
他喜歡的食物和歌、他回鄉下看到的美景、他的自拍、書法、日常見聞,甚至一些稀奇古怪、天馬行空的想法。
他還用鋼筆寫過一個成語,叫“退避三舍”。
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愣了一下,但很快又覺得貼切無比。跟他的許多同代人相比,易烊千璽確實是個獨特的存在。大紅大紫時不過多喧嘩,物欲橫流中又清醒獨立。
可正是這份獨特,賦予了他更加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畢竟,內娛新生代的演員能夠坐下來安安靜靜寫書法,都已經是極為罕見的了。易烊千璽不僅能做到,還早已超越了這一點。
表面悶聲不響,內心卻大樹繁盛。
光影留痕
2000年11月28日,湖南懷化的晨霧尚未散盡,易烊千璽帶著千禧年的祝福降臨人間。
這個名字里藏著湘西特有的浪漫——“烊”是“歡迎”的寓意,“千璽”則是對新世紀的祝福。父母給他取名時或許未曾想到,這個帶著時代印記的小男孩,會在未來成為一名廣為人知的演員。
在母親的悉心澆灌下,當同齡孩子還在追逐動畫片時,童年時期的易烊千璽已在舞蹈教室里揮灑汗水。
2歲學藝,5歲學拉丁舞,7歲習民族舞,11歲接觸街舞,那些旋轉跳躍的瞬間,讓他在《才藝訓練營》《智慧樹》等節目中嶄露頭角。2009年加入飛炫少年組合的經歷,雖然短暫,但也為他日后的舞臺表演埋下伏筆。
命運的齒輪在2013年悄然轉動。
在那個蟬鳴聒噪的夏天,13歲的易烊千璽加入TF家族,并于同年8月正式以TFBOYS舞蹈擔當的身份出道,闖入大眾視野。當《愛出發》《青春修煉手冊》《快樂環島》《大夢想家》等旋律響起時,少年們眼里的光和掌聲、汗水交織。
但鎂光燈下的成長從來不是坦途,那些在行程間隙補作業的深夜,那些被誤解為“高冷”的沉默,都在易烊千璽的生命里被沉淀下來。
2018年的夏天,易烊千璽以文化、專業雙科第一的成績考入中戲表演專業。在中戲的課堂上,他像海綿般汲取養分,主動加課、每天寫2000字散文、與同學打磨劇本,以至于中戲電影電視系教授武亞軍評價他是個“很刻苦,知道抓緊學習機會的學生。”
這種謙遜與自律,讓他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飾演的李必,既有少年的清俊,又有謀士的深沉,眼神里藏著長安城的千年月光。
2019年,《少年的你》像一顆重磅炸彈投入影壇。易烊千璽飾演的劉北山,那個在泥濘中守護玫瑰的少年,讓觀眾看到了“流量明星”的無限可能。
為了貼近角色,他提前數月學習街頭混混的舉止,閉關50天體驗生活,剃光頭、蹲看守所,用狠戾與脆弱的復雜情緒征服導演曾國祥。
最后,他不僅憑借該片獲得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獲得最佳新演員獎,還一度讓“易烊千璽演技”成為實實在在的熱搜詞條。
此后,他在不同角色間穿梭。
《送你一朵小紅花》中身患絕癥的韋一航,用眼神傳遞著對生命的渴望與恐懼;《長津湖》里從懵懂少年成長為戰士的伍萬里,在零下20℃的嚴寒中浸泡數小時,只為呈現最真實的戰爭創傷;《奇跡?笨小孩》中背負生活重擔的景浩,提前學習手機拆解技術,懸吊高空擦玻璃幕墻只為謀生,讓觀眾看到底層人物的堅韌與光芒。
2024年底,他在《小小的我》中飾演腦癱少年劉春和,用近乎自虐的方式貼近角色,在拍攝結束后很長一段時間仍不自覺地保持肢體習慣,甚至在廣告拍攝中還無意識地做出劇中腦癱少年的手勢,令人感慨不已。
這種沉浸、這種對表演的敬畏,讓他成為中國首位票房破百億的00后演員,更讓觀眾明白,流量與實力并非對立,而是可以相互成就的。
一路繁花
易烊千璽說,自己更喜歡“扎根”的工作,要做被時間留得住,同時也符合快節奏的文化傳播模式的東西。
銀幕之外,易烊千璽的精神世界自由而遼闊。
他的泥塑作品“沒眉毛奶奶”和“千禧龍”。畫風清奇,線條拙樸,也充滿了靈動和巧思。他的書法作品"揮斥方遒",筆法間傳遞出青春的熱情與奔放,墨香里流淌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被丹麥駐華大使館收藏。
這種將細膩又豐富的內心世界具象化的能力,讓他的藝術表達充滿了哲思與溫度。
音樂則是他另一個靈魂出口。專輯《后座劇場》以六首經典老歌為線索,將童年往返補習班的公交車后座的記憶轉化為一場顱內電影。
翻唱《愛的箴言》時,他將有訴說感的溫柔嗓音融入曲調,在渾然天成中呈現出屬于新一代的表達;翻唱《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則用年輕的音色配合大量弦樂,重新改寫經典老歌,帶給聽眾一種重溫“老照片”后熱淚盈眶的感受。如此鐘情老歌的年輕人,著實少見。
2024年,易烊千璽的新專輯《劉艷芬》獲得2024TMEA年度實體專輯榮譽,證明他在音樂領域的探索從未停止。2025年,易烊千璽再登央視春晚的舞臺,與李宇春合唱《一起ChinaFun》,歌聲里既有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又有對未來的期許。
這個從湘西山村走出的少年,如今已站在國際舞臺上,用流利英文在日內瓦世衛總部演講,在戛納電影節紅毯上展現東方奇幻美學。時間把他帶去了更開闊的遠方。
從少年偶像到青年演員,從舞蹈教室的追夢人到藝術世界的造夢人,他用十年時間證明,流量可以是正向的引導,年輕也可以兼具深度與厚度。
這是一場溫柔的反叛。
他告訴我們,一個年輕人在時代浪潮中,可以將自己活成千萬種可能的模樣。
他告訴我們,真正的成長不是迎合世界,而是在喧囂中守住本心,在熱愛中抵達自由。
現如今,在演藝道路上,易烊千璽的思路非常清晰:擁抱作者導演,磨煉自身演技,于是,便有了與婁燁、曹保平、畢贛等導演的合作。
在這些遠離既定商業價值定義、充滿流動和想象力的影像里,易烊千璽能夠打開什么樣的可能性?這大概是他自己也好奇的。因為他自己也想“玩點好玩的”。
回望來時路,既坎坷,又光亮。
正如他在16歲時給自己寫過的一封信一樣:
“昨天和今天的辛苦付出,到明天,一定會變成蜜糖。我會走好每一步,所以也請你,未來的易烊千璽,興致盎然地與世界交手,然后,一直走在開滿鮮花的路上。”
2018年的那個盛夏,少年易烊千璽手握中戲錄取通知書,意氣風發地走上了演員這條路,仿佛找到了人生的坐標系。但在主軸之外,他也想探索出更多可能。
那一年,他十八歲。
作者/毛浩宇
編輯/小白
排版/板牙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聯系郵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眾號lD:siweidush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