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朝鮮新建造的5000噸級驅逐艦大張旗鼓搞了個下水儀式,本來想用實力震懾下南方,沒想到由于技術不過關變成了事故現場,現在船尾下水了,船頭還架在岸上,這種事故并不容易解決。
這樣一艘5000噸級別的驅逐艦造價不菲,對標6000噸級別的052D來算的話成本約為5億美元,而造一個干船塢也沒多少錢,不知道為啥他們非要采用這種側向下水的方式,畢竟他們沒有這種經驗。
要想解決問題看似不難,但結果都未必太好,一個是把船頭直接推下去,如果到時候翻到水里還得想辦法翻過來,這樣很可能整體泡水,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把船尾再吊回岸上,但如果吃力不均勻很容易造成龍骨斷裂。
不論哪種方式都可能會讓驅逐艦壽命大大耗損,而且接下來的維修和重新測試費用都不便宜,就算修復好也帶暗傷,這次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不可估量,還不如直接報廢掉劃算呢。
這次事故已經波及到不少人了,雖然說將軍是一把手,但這個鍋得找人背,所以軍需工業副部長、造船廠總工、船體總裝車間主任、副廠長等都被抓了,但問題依然在。
真要想解決問題還得從長計議,其實這次下水問題只是其中一方面,另外艦體設計上也有諸多問題,很典型的比如過度堆砌垂發單元,這艘金策艦雖然只有5000噸,但垂發數量還超過了6000噸級別的052D。
金策艦上面安裝了32個小型、12個中型、20個大型、10個超大型垂直發射井,想在垂發數量上奮起直追的想法是好的,只不過步子邁太大了,心急反而吃不了熱豆腐。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大干快上是一條路,甚至只實現部分功能就先下水,根據專家推測,這艘驅逐艦可能只配備了輔助動力系統,實際動力輸出滿足不了基本航行,這些考量都經不起事故,一下子就現原形了。
朝鮮海軍軍事力量本來是其短板,如今朝鮮野心勃勃地想搞海軍現代化,甚至是準備爭奪世界第三的位置,按照計劃,如果每年建設兩到三艘崔賢級驅逐艦,甚至是巡洋艦,五六年的功夫就可以追上俄羅斯海軍了。
如今看來還是穩妥點更好,尤其是這次發生事故的清津造船廠,以前都沒建造過軍艦,主要是建造貨船和漁船為主,現在出了這種事故也不意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