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SIXGOD
問界M8上市便炙手可熱,賣點離不開兩個,大空間+智能化。畢竟將清潔能源量產化的宏大目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當前階段新勢力的主“卷”內容,就成了誰更大、誰更智能。那么,這款官方拿來與寶馬X7(參數丨圖片)對比、還被視為理想L9最強對手的問界M8,實際表現究竟怎么樣?
以2025款問界M8增程Ultra六座版(44.98萬元)和2025款理想L9 Ultra智能煥新版(43.98萬元)為例進行對比,兩車價格相近,且均是近期新上市的大型增程式SUV。
商務VS運動,誰踩在了你的審美上?
外觀上,問界M8前臉采用了封閉式格柵,貫穿式燈帶與造型犀利的C字形導流槽相融合,既穩重又不失力量感;側面看,車頂向后傾斜明顯,流暢的線條看起來十分優雅;尾部燈帶呼應了前臉的設計語言,熏黑處理的小鴨尾,提升了整車的質感。整體來看有著較濃的商務氣息。
理想L9采用的也是新能源標志性的貫穿式燈帶,但前臉比問界M8更加圓潤;車身側面,多以平直方正的線條為主,隱藏式門把手雖然增強了美感,卻有著不小的安全隱患。相比之下,運動感更強烈。
此外,問界M8配備的20英寸的輪轂看著也沒有理想L9(21英寸)的大氣。
軸距相同,實際乘坐空間差距微小,問界M8車身靈活易操作
空間上,問界M8的長寬高分別為5190/1999/1795mm,軸距3105mm;而理想L9對應的各項參數分別為5218/1998/1800mm+軸距3105mm。經實測,當一名身高181cm的乘員坐在問界M8第三排時,不僅能坐直,腿前還能富余近2拳的距離;即使二排加入兩個安全座椅,中間的過道也能輕松進出。
問界M8
理想L9
所以消費者無需糾結誰更大一點,盡管兩車在尺寸上存在差異,但因區別微小,實際乘坐時的感受并不明顯。
不過,別看軸距一樣,問界M8的最小轉彎半徑為5.9m,車身靈活不會像開船一樣,非老司機也好上手;理想L9則為6.15m。
問界M8內飾設計落后,但勝在雷達數量多,輔駕能力優秀
配置上,問界M8搭載的是內嵌式15.6英寸中控屏+16英寸副駕屏,理想L9配備了2塊15.7英寸的雙聯屏,后者視覺觀感大氣,更具年輕、科技感,清晰度也碾壓前者。
來看看深入對比的區別,問界M8多了循跡倒車、車頂行李架、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第三排電動調節、主/副駕腿托、第二排高低調節、面部識別等。理想L9則偏向滿足多場景使用需求,多了車側盲區影像、記憶泊車、越野/雪地/彈射模式、220V電源插座、前排座椅放平、第二排小桌板以及手勢控制等功能。
但歸根結底,硬件決定上限,要論智能化程度,問界M8的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共高達11個,理想L9只有2個。前者環境感知能力遠超對手,特別是在大霧大雨等極端天氣,因此問界M8的輔助駕駛能力更優秀,顯然更值得入手。
動力表現各有千秋,但問界M8跑的更遠
動力上,兩車均搭載1.5T發動機,問界M8的電機總功率和總扭矩分別為392kW、598N·m,理想L9對應的兩項參數分別為330kW、620N·m。前者動力響應更迅猛,時速最高能達200km/h;后者輸出平順,有更好的負載能力。如果用戶對加速性能有要求,追求強烈的推背感,問界M8無疑是首選;后者則適合追求舒適、平穩的家庭用戶。
續航表現上,問界M8最高可達1526km(CLTC),理想L9則為1412km(CLTC),誰更能跑?一目了然。
結語:在空間表現幾乎持平的前提下,問界M8的智能化程度和續航能力明顯比理想L9強不少,兩車相比自然首選問界M8。
不過也別飄,雖然問界M8的軸距的確能比肩寶馬X7(軸距3105mm、發動機功率280kW),但動力連人家的一半都摸不到,就別硬碰了。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