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飛書People的組織架構發生重大調整,從飛書剝離并劃歸至CSI(Corporate Service Infrastructure,企業服務基礎設施部門)。這一舉措清晰地釋放出信號:飛書People未來將不再一味追求商業化,而是回歸產品本身。
自2022年5月25日發布后,飛書people曾經憑借OKR系統以及群星薈萃的管理層,橫掃人力資源管理圈,為飛書早期的市場拓展立下漢馬功勞。
字節CEO梁汝波和飛書CEO謝欣都曾經負責過人力資源和飛書業務。OKR起源于谷歌,以其目標清晰、執行有力的特點,快速在國內走紅。曾經一度紅到發紫,誰不談OKR仿佛就不是一個科技企業。
但是飛書People之后遇到了多重轉型困難: 一是國內大批模仿者涌入 二是 OKR體系的執行依賴于咨詢顧問的服務,而這些服務很難訂閱化標準化;三是飛書people無法脫離飛書進行單獨銷售。
“人力資源軟件商業化比較困難,曾經平安也嘗試過HR-X但是最終也回歸到內部管理使用。”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李曉說道。
企業的人力資源問題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實現規模化解決,這幾乎與互聯網特質違背,之后相信飛書會回歸到更多的OA功能和體系中來。
最近兩年飛書在KA客戶上發力攻堅。近一年來,飛書就官宣了蜜雪冰城,雙匯,胖東來,珀萊雅等多個KA客戶。OKR體系更加適合創業型企業,這時候OKR回到集團而不是去打前線也可以說是個很好的時機。
一位離職的飛書員工表示:給企業提供專業的人力咨詢上門,交付人員背景都需要非常高端,整個成本很貴。
事實上今年以來,阿里找回釘釘創始人,飛書搬到杭州釘釘對面。此后雙方都開始發力人工智能。
飛書立志做最懂企業的AI。5月21日, 飛書隆重上線了知識問答:能夠將散落的文檔,數據,日歷等信息變成每個人的知識庫。而他的老對手釘釘則第一個接入deepseek,全力開放“AI 助手市場”。
也許大家在想的是“AI重構辦公生態”。
因為微軟畫的餅實在太大了:2024年微軟的AI辦公收入達到了驚人的130億美元(包含Microsoft 365及云服務Azure),其中GitHub Copilot 收入達到20億美元,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的商業客戶數量環比增長超過60%,包括迪士尼、安永等大型企業。
這對于釘釘和飛書來說都是非常羨慕的:2025 上半財年,釘釘年度經常性收入(ARR)遠超 2 億美元,彰顯其在 AI 商業化進程中的初步成功。飛書CEO謝欣則表示預計2024年飛書ARR將超過3億美元(2023年為2億,2022年則為1億每月)。
而國內協同辦公的市場規模只有160億元,與國外微軟巨頭動輒百億美元的收入來比還有很大的距離和潛力。難怪這兩家企業現在都將籌碼壓了給AI。
回過頭來理解此次架構變革也是順應時代大勢,而對于飛書People也可能是一個機會,回歸集團,更多沉淀功能,利用AI 也是一個方向。
而誰能真正打開中國的辦公付費生態?這場賽跑目前來說只是開始,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https://mp.weixin.qq.com/s/ts_vu-RXIUnAynNBOHeR9w
https://mp.weixin.qq.com/s/Xl5JvDv8NaLBw51ji98yVg
1、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有異議請聯系糾正。
2、行業交流,請加微信aydgji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