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花6塊8買的十斤花生米,到手連一兩都沒有!最近上海小妹的遭遇簡直刷新三觀:直播間下單的"十斤裝"花生米,拆包裹時差點被包裝盒砸出腦震蕩——里面整整齊齊擺著十顆花生米,每顆都像在說"驚喜不驚喜?"更絕的是,商家一看事情敗露,直接注銷店鋪跑路,這哪是賣貨啊?簡直是在玩行為藝術!
說實話看到這新聞我血壓都飆到180了。去年表妹被"空氣炸鍋"坑慘的經歷還歷歷在目:花39.9買回家的"廚房神器",插電后發出的滋滋聲比炸鍋還響,售后電話永遠在忙音里循環。現在某些主播簡直把直播間當賭場,今天6塊8明天9塊9,反正知道咱們怕麻煩不敢較真。要我說這就是現代版"宰客",只不過把菜市場搬到了手機屏幕前。
說到底還是平臺在縱容這些蛀蟲。前兩天新聞曝光某平臺9.9元"假羊毛衫"事件,拆開發現全是塑料袋縫的。更諷刺的是,這些商家早把《電子商務法》第17條拋到腦后——法律規定平臺必須對入駐商家資質審核,結果審核人員比直播間觀眾還稀罕。京東那種"假一賠十"的硬氣政策呢?其他平臺就學不會"嚴進嚴管"這四個字?
不過話說回來,咱們消費者也得長點心眼。直播間天天喊著"全網最低價",您算算花生米的收購價就知道不對勁。去年市場監管總局查處了36.8萬件直播帶貨違法案件,這數據背后是多少消費者的血淚錢啊!要我說下次看到這種超低價商品,先問問自己:為什么商家愿意貼錢送快遞?為什么售后電話永遠占線?為什么評價區全是五星好評?
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的典型案例判決書已經說了,消費者有權要求三倍賠償。可咱們總想著"算了算了",這不是縱容犯罪嗎?上周我朋友在拼多多買菜被系統自動賠付三倍貨款,這機制就不能全網推廣?要是大家都學會用法律武器維權,這些投機倒把的商家自然活得不自在!
最后送大家一句老話:"便宜沒好貨"。下次刷到直播間瘋狂砍價時,不妨想想:這價格低得離譜,怕不是在給你挖坑。畢竟咱們的錢包,不是用來給主播練嘴皮子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