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況
近日,一則令人心碎的消息刷屏了網絡:在南京的一位懷孕37周的準媽媽,因為食用了冰箱里的冷藏的食品感染了李斯特菌,最終導致胎兒流產。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醫生介紹,李斯特菌對普通成年人來說,不會有太大問題,可能只會導致發熱、腹瀉等輕微流感癥狀,但是對孕婦、新生兒和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卻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致死率高達30%——孕婦一旦感染后,病菌能夠輕易的穿透胎盤屏障直接影響到胎兒,導致胎兒停滯發育,引發流產、早產甚至死胎等嚴重后果。而且孕婦感染幾率是普通人的20倍。
態度與觀點
我們正在為“便利”付出健康代價
我們往往過度依賴冰箱儲存食物的習慣,無形中埋下了很多健康隱患。數據顯示,夏季李斯特菌感染病例比冬季高出了3倍,但是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都不知道哪些食物屬于高風險。那些看著很新鮮的即食沙拉、開封后的牛奶、未徹底加熱的剩菜,都有可能成為“隱形殺手”。
食品安全教育存在嚴重盲區
事件曝光后,還有不少網友表示“從沒聽過這種菌”,冰箱里常常堆滿了剩菜剩飯、吃剩一半的西瓜、沙拉等。這就暴露出了公共衛生宣傳的不足。孕婦產檢時收到的飲食指南往往只標注了“忌生冷”,卻很少有具體說明冰箱中的食物處理規范。建議醫療機構像強調“戒煙戒酒”一樣,把“慎用冷藏食品”納入孕產健康的必修課。
企業責任與社會監管需雙管齊下
現在的食品包裝上一些注意事項(如保質期、儲存方式、食用方法)往往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特別是一些預制涼菜、刺身等食品。建議強制要求做好食品相關標注,如“孕婦禁用”等醒目的提示,就像香煙包裝的警示語那樣直接有力。
結尾反思
這位準媽媽的悲劇并不是孤例,希望這樣的教訓能給我們所有人起到警示作用。當我們在享受冰鎮西瓜的暢快時,要記得:
- 孕婦和老人在食用冰箱里冷藏的食品前務必70℃加熱2分鐘以上
- 孕期禁止食用生魚片、溏心蛋、未滅菌乳制品及衛生不明的冷飲
- 冰箱要定期用酒精消毒,生熟食品分層存放
- 一旦出現持續發熱、肌肉酸痛等癥狀就立即就醫
保護脆弱人群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也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你身邊有孕婦或免疫力低下的親友嗎?轉發這篇文章,或許就能避免下一個悲劇的發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冰箱食品安全妙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