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質子質量距離和兩個質子正電子距離的分析
相鄰兩個質子之間的引力距離和相鄰兩個質子之間靜電力距離相差極大,相鄰兩個質子之間的引力距離遠遠小于相鄰兩個質子之間靜電斥力的距離。我先簡述基本粒子的概念,基本粒子是相互繞轉的兩個半元電荷,遵循的規律是M^2R=Q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質量、R是基本粒子的空間半徑、Q是常數,所以基本粒子存在三種形式:正元電荷基本粒子、負元電荷基本粒子和中性基本粒子。其他所謂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基本粒子組合而成的,電子、正電子分別是負元電荷基本粒子、正元電荷基本粒子。
由于質子的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所以質子大約由1836個基本粒子組成,并且質子只含有一個正元電荷基本粒子,其他的都是中性基本粒子。這樣必然造成相鄰兩個質子所含的中性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非常小,而相鄰兩個質子所含的正元電荷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相對于中性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非常大,也就是說,質子的質量分布極其不均勻,兩個質子的質量距離在10^-34米——大約是普朗克長度,而兩個質子之間正元電荷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15米,是強相互作用的距離。可以說,質子的質量分布極其不均勻,是造成質子之間的引力大于質子之間靜電斥力的原因。
二、質子之間引力和靜電斥力的比較
根據質量引力公式:F引=GMe^2/R1^2=6.67×10^-11×(1.67×10^-27)^2/(10^-34)^2=1.86×10^4N,其中,G是引力常數等于6.67×10^-11、Me質子的質量等于1.67×10^-27千克、R1是兩個質子的質量引力距離等于10^-34米;根據靜電力斥力公式:F電=Ke^2/R2^2=9×10^9×(1.6×10^-19)^2/(10^-15)^2=2.3×10^2N,其中,K是靜電常數、e正電荷電量等于1.6×10^-19庫倫、R2是兩個質子中正元電荷基本粒子的距離等于10^-15米。我們可以看出,在原子核內部,相鄰兩個質子之間的質量引力是可以大于靜電斥力的,強相互作用的神秘面紗被解開。
三、另一種比較質子引力和靜電力的方法
我在《修正基本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和距離的四次方成反比統一四種相互作用》一文中論證到,質子的示意圖如下:
黃色的平均距離在10^-23m,兩圖中的黑色BC線段的端點是正元電荷基本粒子的位置,B、C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15m。根據上面的計算公式,現在計算兩個質子之間的引力,nf=nGh^2/λ^4c^2=1836Gh^2/(10^-23)^4c^2=1836×6.67×10^-11×h^2/(10^-23)^4c^2=1.2×10^85/ h^2/c^2=8.8×10^4N。相對于中性基本粒子,兩個質子之間正元電荷基本粒子之間的引力可以或略不計。根據庫侖定律計算兩個正元電荷之間的斥力,由于兩個正元電荷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r=10^-15m,所以F電=kee/r^2=9×10^9×(1.6×10^-19)^2/(10^-15)^2=2.3×10^2N。依據質子在原子核中結構模型及計算,兩個相鄰質子之間的引力可以大于兩個相鄰質子之間的靜電斥力,可以說,強相互作用就是特別的引力。
四、結論
強相互作用是特別的引力,是距離極短的引力和靜電斥力的合理,原子核中相鄰兩個質子之間的引力大于相鄰兩個質子之間的靜電斥力,強相互作用的本質得到很好的詮釋。相鄰兩個中子之間或不存在強相互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