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學生,985院校專業排名第三,問了我一個讓我糾結的問題。
他跟我說,他們專業100多人,他排名很靠前,處于第三名。但此刻他的心態發生了極大變化,他很討厭現在的自己。因為我也有過類似經歷,所以很理解。
簡單概括,他對專業第二、第一,以及專業第四到第十名,都產生了很強的敵意,開始格外在意這前十名之間的動態。比如第八名找老師做科研,他就難受得吃不下飯;第二名跟某個老師走得近了點,他就特別想知道對方在干什么,這種狀態讓他非常難熬和痛苦。這還是這個學期才出現的情況,他跑來向我求助,問該怎么辦?
巧的是,我也遇到過這種事。如果你剛結束高考,還未從“一分壓倒一批人”的思維中走出來,確實很難體會這種感受。我現在27歲,再過幾個月就28歲了。回想起大一大二時和這位同學一樣的心態,我很是感慨。當時我們競爭最激烈的那幾個人,現在有的出國了,有的在一線城市剛被裁員,有的在國企正常上班,有的結了婚又離婚,還有很多人已經有了孩子。
在我看來,當把時間線拉長,你會發現,你所擔心的那些競爭對手,其實和你并非同一類人,也無需擔心他們走得快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
如果你想成為強大的保研學生,一定要學會屏蔽身邊所謂競爭對手的動態,因為他們根本算不上你的對手。實際上,你真正的競爭對手,是你那顆浮躁、渴望快速出成果的心。
我大二時就很浮躁,特別害怕別人搶先行動。直到后來參加外保,去上海交大、復旦、清華面試時,我才發現,我的競爭對手來自全國各985、211院校,是專業前幾名。而在大一大二時,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真的像井底之蛙。我一直盯著本專業那幾個人,而他們其實也和我一樣,都盯著彼此,結果最后大家實力都不強,也保不到很好的學校。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學生問我,為什么一屆比一屆保研情況差,原因很簡單,大家都在內部互相競爭,沒有將視角放到人生或更長遠的維度上,沒有思考保研真正看重的是什么,也沒意識到,真正的對手是自己不平衡的心態。而這種心態背后,是人的嫉妒心理、暫時的目光短淺以及當下世界的局限性。
現在回想,我覺得整個保研經歷中,最沒必要的就是過分擔心他人動態。其實只要按照文件要求盡力準備,我們就已經做到最好,為保研付出了足夠努力,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競爭對手。當你足夠專注自身,打出的就是最好的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