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最近干了一件讓全世界哭笑不得的事——派了7支“朱砂行動宣講團”,耗資600萬美元,帶著59名政客和150頁“勝利材料”,跑到全球32個國家搞“巡回演出”,試圖讓全世界相信印度在印巴沖突中“贏麻了”。然而,這場“國家級自嗨”從出發第一天起就變成了國際笑柄,各國用沉默、敷衍甚至嘲諷,給印度上了一堂“國際政治行為藝術”課。
5月22日,首支宣講團抵達日本。印度人原本指望“印太盟友”給點面子,結果日本外相巖屋毅只給了15分鐘的會面時間。扣除握手、拍照和翻譯,印度代表連PPT都沒翻幾頁就被送客了。
更尷尬的是,日本媒體集體裝聾作啞,只有印度駐日使館自嗨發文:“日本認可了我們的勝利!”網友吐槽:“這就像小學生強行把‘優等生獎狀’貼自家墻上,但全班都知道他考了倒數。”
后續在韓國的宣講會更是冷清到“臺下觀眾不如臺上印度人多”,連韓國網友都調侃:“宇宙大國(韓國)和全球第三的(印度)碰面,簡直是‘自信天花板’對決。”
到了美國,印度宣講團的操作堪稱魔幻。他們跑到紐約9·11紀念館獻花,仰拍鏡頭營造“萬人簇擁”的假象,實際圍觀群眾大多是印度僑民,美國官員和媒體根本懶得搭理。更打臉的是,《紐約時報》直接刊文揭穿印度“勝利謊言”,指出印媒宣稱的“擊落8架F-16D”純屬虛構——美國根本沒允許巴基斯坦在沖突中動用這批戰機。印度網友卻越挫越勇,連夜修改維基百科“證明”戰績,甚至把摩托車零件P成無人機殘骸,硬生生把國際輿論場變成了“大型行為藝術展”。
最諷刺的場面出現在法國。印度吹噓“陣風戰機大顯神威”,卻拒絕法國達索公司核查自家戰機庫存。法國網友直接曬出陣風殘骸照片嘲諷:“這就是你們說的‘勝利’?”法媒更毒舌:“印度用88億美元買了36架陣風,結果實戰中被中距彈打下來,這錢花得比巴黎紅磨坊歌舞秀還熱鬧。”有網友建議法國趁機推銷新戰機:“再買點?這次給你打九五折!”
在中東,印度派了極端印度教政黨“濕婆軍”成員去阿聯酋宣講。這個以攻擊穆斯林聞名的政黨,跑到伊斯蘭國家大談“反恐勝利”,效果堪比在清真寺賣豬肉。阿聯酋政客表面點頭,轉頭就推遲了在孟買的30億美元基建項目。沙特、卡塔爾等巴基斯坦“親友團”更是看戲心態,私下吐槽:“新德里的戰報比《一千零一夜》還魔幻。”
這場鬧劇背后,是印度政府精心編織的“信息繭房”。國內,莫迪用10天全國狂歡、給新生兒取名“辛杜爾”(朱砂行動)等方式,把軍事失敗包裝成“史詩級勝利”[^用戶原文]。社交媒體上,2億點擊量的“勝利話題”和《信息技術法》的“封口威脅”,讓民眾陷入集體催眠:一邊是失業率23.4%的青年高喊“收復克什米爾”,一邊是精英階層被迫沉默。
國際上,印度試圖用“巡回演講”轉移國內矛盾——GDP突破3萬億美元但制造業停滯、貧富差距懸殊等問題被“勝利敘事”掩蓋。莫迪政府甚至把宣講團出訪照片發回國內,印媒立刻吹成“全球贊嘆”,完美演繹“自己騙自己”的閉環邏輯。
印度的“勝利狂歡”暴露了一個國家的戰略焦慮:既想當“全球南方領袖”,又跪舔西方;既吹噓“軍事強國”,卻連戰機代碼都要不到。這場鬧劇給全世界上了一課:真正的強國不需要滿世界求認可,更不會用謊言麻痹國民。當印度政客在成田機場擺拍“凱旋合影”時,法國網友的諷刺神曲《剛買的飛機被打了》早已刷屏——這或許就是國際社會對“印度贏學”最真實的評價。
正如一位匿名外交官所說:“印度的尊嚴不在PPT里,而在敢不敢公布陣風戰機的墜毀報告。”靠謊言撐起的大國夢,終會被現實戳破。畢竟,全世界都知道皇帝沒穿衣服,只有印度還在問:“我的新衣好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