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只要說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幾乎所有車企都在瘋狂進行新能源轉型,但是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田卻突然宣布要大幅削減電動化投資,本田這個時候打退堂鼓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一、本田宣布大幅削減電動化投資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本田發布聲明稱,考慮到近期電動汽車市場放緩,本田調整產品投放計劃,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比將低于此前宣布的30%目標。另一方面,目前市場對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很高,因此本田將進一步增強混動車產品線。
本田計劃從2027年開始的四年內在全球推出13款下一代混動車型。該公司最新公布的銷量目標是,力爭到2030年使汽車總銷量較目前增加360萬輛以上,其中混動車銷量目標增加220萬輛。
本田去年宣布將投資10萬億日元推進電動化戰略,但因推遲在加拿大建立綜合電動汽車價值鏈項目,并調整專用電動汽車工廠建設時間,本田決定將到2031財年的計劃投資額減少3萬億日元至7萬億日元。
該公司一周前表示,由于目前電動汽車需求放緩,本田決定將去年4月25日宣布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電動汽車價值鏈的計劃推遲約兩年,以加強公司在北美的電動汽車供應鏈。
本田2024財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財報顯示,該公司全年營收雖然同比增長6.2%,達到21.69萬億日元。但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卻出現大幅下滑,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2.2%至1.21萬億日元,凈利潤同比下降24.5%至8358.4億日元。其中,2024財年第四財季凈利潤為305.7億日元,同比暴跌87%。
二、為啥本田突然不干了?
本田這個時候突然選擇放棄之前大規模布局的新能源市場投資,看上去有些出乎意料,仔細分析卻也是情理之中,我們到底該怎么看這件事呢?
首先,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車型的轉型,其難度遠超想象。這并非簡單地將傳統汽車的發動機替換為電動機,而是涉及到從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到供應鏈體系的全面變革,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以電池技術為例,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于電池的續航里程、充電速度和安全性。為了提升這些性能,車企需要在電池研發上投入巨額資金,探索新型電池材料、優化電池管理系統。同時,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網聯技術也是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領域,同樣需要大量的研發資源。對于本田這樣的傳統車企而言,既要維持現有的龐大傳統燃油車業務,又要在新興的電動汽車領域進行大規模投入,無疑是巨大的負擔。
其次,當前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也是本田做出削減電動化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盡管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了顯著增長,但近期增速出現了明顯放緩。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參差不齊,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續航里程焦慮、電池衰減以及較高的保險費用等問題,依然是制約電動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車企對于大規模投入電動化領域往往會變得非常糾結和謹慎。因為一旦市場需求未能如預期般增長,前期的巨額投資可能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進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造成嚴重影響。本田這些年的財務狀況也相當不景氣,如此嚴峻的財務狀況,使其不得不重新審視電動化投資計劃。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本田并非完全放棄電動化,而是計劃將其部分資源轉向開發混合動力車型。相較于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結合了燃油發動機與電動機的優點,既能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又能提供較長的續航里程,減少用戶對于充電設施的依賴。尤其是在充電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地區,混合動力車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因此,對于本田而言,增加對混動車型的投資不僅可以作為通向全電動未來的過渡方案,也能確保企業在短期內維持競爭力。事實上,這種做法并非本田獨有,其他傳統汽車制造商如福特也采取了類似的策略。通過優化現有技術和產品線,逐步推進電動化進程,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并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第四,本田此次削減電動化投資并非個例,充分彰顯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普遍性糾結與不確定性,反映出行業在變革期的集體迷茫與艱難探索。傳統車企深知電動化是未來大勢所趨,若不跟進則可能被時代淘汰,但轉型過程中的技術、市場、資金等難題又讓其舉步維艱。一方面,它們不愿過度激進地押寶純電動技術,擔心前期巨額投入因技術路線變更或市場需求波動而打了水漂;另一方面,又不敢徹底放棄電動化布局,以免錯失潛在市場機遇,陷入兩難境地。
因此,整個傳統汽車行業在電動化進程中的糾結與策略搖擺,也警示著我們,新能源變革之路雖前景光明,但過程充滿艱辛與變數,這才是真正的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