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當時的天氣情況,我很可能是當天到這兒的最后一輛車。5月份的石九線極端天氣依然很多,夜晚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氣溫、隨時會發生的雪崩、掩蓋在積雪下面的暗冰……如果我不救援,幾位游客只能在山上過夜,那樣肯定會出大事。想到這我才發現,已沒有猶豫的余地,硬著頭皮上也要嘗試救援。
文丨新京報記者 隋坤
編輯丨胡杰
校對丨賈寧
?本文4000字閱讀6分鐘
5月20日,6名游客自駕川西,在穿越石九線(雅安石棉縣至甘孜九龍縣)時發生翻車事故。在當地人幫助下,兩名傷者被先行營救下山,其余4人被困于海拔4000多米的山路上。
32歲的自駕游博主“小小的自由”(以下簡稱為小小)正好駕車經過。她的探路無人機發現前方有車輛側翻,于是緊急實施救援。在與嚴寒、積雪、高原反應搏斗5小時后,小小艱難將受困游客送下山。5月22日,小小將這段驚險的救援視頻發布到自己的社交媒體后,意外爆火。截至目前,視頻單平臺播放量已經突破6000萬,點贊量接近100萬。
小小對新京報記者說,在聚光燈下感覺壓力很大。“看到大家的鼓勵我很欣慰,但看到那么多人指責被救的游客,我心里又為他們感到難過。”
小小是一位全職自駕博主,在路上的日子已經將近兩年。這是她第一次穿越石九線,為此準備了一年。石九線是近幾年在越野圈興起的網紅線路,這條由牧民蹚出來的羊腸小道全長200余公里,穿行難度很大,氣象情況飄忽不定,全程幾乎沒有信號,中途海拔會從2000米陡然拉升到4800米。在越野圈,這里有著“十穿九不過”的說法。近幾年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越野愛好者來此挑戰自己。5月20日事發之后,當地政府已封閉了該路段。
關于那次救援,小小覺得“誰遇上都會嘗試救援”。但會不會救援是一回事,救援成功與否又是一回事。雪崩、高反、失溫、道路暗冰、清障失敗……這些隨時可能發生的險情,每項都足以致命。小小說,在路上越久,就越覺得“要享受自然,首先要學會敬畏自然”。
當被問起,事后是否感到過后怕,小小說,當然后怕,但再遇到還是會做同樣的事情。“見死不救的事情我實在做不到。也希望通過這件事提醒大家體驗戶外時切記做好完全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小小的自述。
兩個小時鏟雪開路,沖過被堵路段
關于救援,內心沒猶豫過是不可能的。
用無人機發現他們的時間,已是傍晚5點半,離天黑還有兩個小時,氣溫已跌破零攝氏度。事發地點位于石九線中段,是一個海拔4000多米的埡口,路段為一車寬的掛壁小路,一邊是積雪的川體,一邊是萬丈懸崖,路面是向懸崖傾斜的坡面。當時,我開的是一輛皮卡背駝房車,這不是普通的房車,它的越野能力強,但車身更大、更重。這意味著我一旦救援,就無法調頭原路返回,可能要冒極大風險走夜路下山,甚至要在山上過夜。
但我知道,按當時的天氣情況,我很可能是當天到這兒的最后一輛車。5月份的石九線極端天氣依然很多,夜晚零下十幾攝氏度的氣溫、隨時會發生的雪崩、掩蓋在積雪下面的暗冰……如果我不救援,幾位游客只能在山上過夜,那樣肯定會出大事。
想到這我才發現,已沒有猶豫的余地,硬著頭皮上也要嘗試救援。
向救援位置出發的途中,我遇到了一輛下山的車輛。司機跟我說山上發現了側翻的車輛,路已被堵,他帶了兩位傷員下來,其中一位情況嚴重。山上還有4位老年游客在等待救援。晚上6點多,我抵達事發地點,看到有兩位游客在地上尋找什么東西,一人扶著側翻的車輛在休息,還有一位阿姨不停地朝天上搖紅圍巾。
見到我時,他們都已經渾身濕透,沒力氣激動了。搖圍巾的阿姨說剛才看到無人機,猜測是救援隊發現他們了。我沒忍心告訴她那是我的探路無人機。一位叔叔的情況看起來最嚴重。我問他需不需要氧氣,他說不需要,只希望我能將他們帶下去。我趕緊讓他們進到開了暖氣的車廂,但那位叔叔還是喊冷。我猜測他的身體已經出現失溫癥狀,救援再晚半個小時后果不堪設想。
5月20日的事故現場。小小在鏟雪開路。受訪者供圖
此后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我一直在與積雪斗爭。事發地點路況極差,本來就窄的掛壁小路被側翻的車輛擋住了部分路面,要想通過只能挖旁邊的積雪拓寬路面。這個過程中我需要極度集中精神,當時天上正飄著雪花,雷聲陣陣傳來,這種天氣最容易引發雪崩。一旦雪崩不僅路會被徹底堵住,我們也有被埋的風險。
我清楚,4位游客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來幫忙,于是我只能自己一個人慢慢鏟雪。這個過程我無法加速,不僅僅害怕雪崩,還害怕出現高反。一旦我出現高反,我們幾個人就只能在山上過夜了。
鏟了足足將近兩個小時雪后,目測車已可以勉強通過,于是我準備開車沖一把。踩著油門、剮著側翻的車輛沖過了被堵路段。
摸黑下山,抵達酒店后全身癱軟
沖過被堵路段后,幾位受困游客非常高興,但我精神依然高度集中。因為我知道當時距離天黑只有一個多小時,我們必須趁天黑之前下山,否則意外還可能發生。夜晚的石九線不僅氣溫會驟降至零下十幾攝氏度,發生雪崩的概率會增大,路面下悄然凍起來的暗冰會讓車輛有極大的側翻風險。
給車輛裝上防滑鏈后,我們急忙往山下趕路。那時將近晚上8點,天還沒完全黑,但路況變得更差了。風聲呼嘯而過,雨雪敲打著車窗,遠山已逐漸隱入黑暗,我的眼前只能看見車燈照亮的一方天地。我小心翼翼到極點,生怕出現意外。下山的路上我一直一言不發,下山的路是一段長下坡,一旦路面形成暗冰,車輛會進退兩難。我需要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聚精會神。
路過一座木橋時,我緊張的心情到達頂點。當時我的車是滿載狀態,重量超過3噸,我不敢貿然駛過年久失修的木橋,怕軋斷木橋后車毀人亡。我停下車,讓游客們幫忙卸下車上的輜重,然后讓他們在橋邊等我。待我駕車緩緩過橋后,才招呼他們提著物資重新上車。
令我欣慰的是,幾位游客的精神狀態逐漸變好了。他們說這次幸好有我才能涉險過關,說下山后就與其他兩位同伴會合,以后出行要多加小心。我感受到了他們劫后重生的心情。在路上看到一只可愛的小刺猬后,車廂里第一次傳來了笑聲。那一刻,我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
晚9點左右,我們終于走過了最驚險的路段,但手機直到10點才恢復信號。手機第一次響起,幾位游客都迫不及待地查看,但看到的是噩耗。此前被營救下山的一位游客,因為傷勢過重已經去世。一時間,大家的情緒變得十分悲傷,所有人都在哭泣。他們很后悔,也很自責。
晚上12點,我們終于抵達了九龍縣城。巧合的是我們同住一個酒店。我把車停在酒店對面的面館,幾位游客下車去吃東西,而我已經癱軟在駕駛室一動不動了。后來他們給我打包了一些食物,我當時沒什么胃口。人在長時間高度緊張后放松下來,是沒有胃口也沒有力氣的。我躺在車廂里休息了好一會兒。
沖過被堵路段前,小小在勘察道路。受訪者供圖
幾位游客下車之前要給我錢,我沒有收,我說我只是做了該做的。后來,他們將錢包起來掛在了我車的反光鏡上,包錢的布,正是阿姨在山上揮舞的那條紅圍巾。
我的本職工作就是自媒體博主,所以我將這段歷程剪輯后,發布在了我的自媒體賬號上。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但火了之后我有點不安,因為我發現,一些評論對幾位受困游客不是很友好。一些網友指責他們沒有做功課就去往危險路段,給別人添了麻煩。但我覺得,他們只是想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可能在網上看到這個線路比較火就來了。我了解到他們中有兩位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不像我們年輕人會熟練地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做攻略,所以難以意識到危險。
前兩天,一位被救者給我打了個電話,除了表達感謝之外,還說看見那些網友評論心里很難過。這件事讓我也不得不反思,作為自駕游博主,我們是否應該在分享路途的美景時,更多地將危險性也說出來。畢竟敬畏自然,才能享受自然。
救人也好,趕路也好,都是生命旅程的某一站
這兩天我已經抵達重慶,我依然在路上,以車為家。
這樣的生活我已持續了一年半。2023年底,因為感情受挫,我拋開生活中的一切繁雜,開始自駕。我是四川大涼山地區的人,自駕的起點從川西開始。我沿著318國道進藏,一路上看盡山川河流。
但一開始,我沒有覺得在路上的感覺有多好。進藏的路上風景雖然漂亮,但生活條件其實挺差的。因為我平時都住在車上,所以我會在路邊熱菜吃飯,在公共衛生間里洗澡。那時天氣非常冷,我把水澆在身上后感覺就要立馬結冰。那一刻我的情傷沒療愈,卻覺得自己更窘迫了,于是鼻子一酸哭了出來。
直到我抵達珠峰腳下的大本營,才徹底改變了心境。當宏偉的珠峰屹立在眼前,我盯著它看了好久好久。我感到天地闊遠,原來生活的瑣碎是那么渺小,生命也在那個瞬間生長出了況味。此后我決定,做全職自駕博主。
我開始享受這種一直在路上的日子。我不僅看到了萬丈紅塵,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小小近照。受訪者供圖
自駕圈一直有互幫互助的精神,我喜歡這種氛圍。不管認識不認識,路上見到受困車輛,都會向對方施以援手。前段時間在315國道上,我遇到了兩位在沙漠公路上騎行的老人,一位76歲,一位66歲。見到他們時感覺他們騎行已非常費勁了,我就把他們拉上車,送出了100公里。我享受這種在路途中幫助他人的感覺,因為我能從這些人口中聽到各種各樣的人生。我曾問那兩位騎行的老人,為什么這個年紀還出來探險,他們說其實自己這樣騎行已經20多年了。一開始他們是想去某一個地方,但過程中愛上了在路途中的感覺,于是就一直騎了下去。
其實我的經歷與這兩位老爺子很像。剛上路時,我也是設定好目的地,想要去往某個地方。但走著走著,我發現真正吸引我的不是某座山、某個城,而是眼前綿延的道路。
自從救援的事在網上爆火后,許多人發私信問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哪。但是這個問題,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想過了,因為我的旅行早已沒有終點。救人也好,趕路也好,對我來說都是生命旅程的某一站,是我未來回顧人生時的錨點。
我感覺,車一直往前開,生活就會一直保持新鮮。
星標“剝洋蔥people”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
洋蔥話題
你對此事怎么看?
茨姆,溫和地走出山谷
湖北隨州殯改爭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